職業選手不讓子女讀體育班 職棒工會:應重新思考對待方式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師大學生會今公布體育班經驗訪談報告,指出現行體育班多還有辱罵管教、訓練方式土法煉鋼等沉痾,甚至遭教師放生學科,讀到高中英文A到Z都背不出來。中華職棒球員工會主任趙子維表示,很多職棒選手都出身體育班,但多稱絕對不會將子女去送入體育班,體育班過去有其重要性,但少子化下,對待體育班學生的方式真的應該重新思考。
人本基金會今公布17名運動人員訪談內容,受訪者多表示,曾遭教練過磅後剃髮、被辱罵豬或白痴;甚至訓練對不上專業,課表未經設計想到什麼就練什麼,反覆青蛙跳導致膝蓋損壞;又因讀體育班放棄學科,讀到高中英文A到Z都背不出來。
趙子維談到,職棒球員林智勝、周思齊過去都出身體育班,但林智勝曾表示,絕對不會讓小孩參加體育班。又以陳傑憲為例,其因為家境較好能赴日讀高中,但為何不在台灣就學,在於不信任體育班體制,「家中體育班出身卻不信任體育班,一定有問題。」
趙子維指出,日前還有政府官員指出,要靠體育增加國家能見度,「這句話我很難過。」50年代時確實有需求,國人半夜爬起來看威廉波特少棒,但時代不一樣了,在少子化、低生育率下,台灣對待體育班學生的方式真的應重新思考。
趙子維強調,認同體育班不能廢除,但不應如過去一般廣設,體育班應轉型為精英式教育,不是人人都是運動天才,但應該透過運動科學找出天才,為其成立體育班,而非透過廣設體育班找體育人才。體育班制度應反向思考,以家長願意把孩子送來、願意配合為出發。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則談到,運動科學就是告訴社會,體罰跟競技成就可以不並存,過去都認為怎麼可能不打,但時代任務下產生的體育班應該走入另一個世代,思考新的制度、思維。
台體大主任秘書陳添丁則談到,如何處理權力不對等、未跟上時代需求,應要有人能幫助教練提升職能、加強教育面。又近年學生礙於體育界的體制,發生事情多不敢通報,也在於國內多還是實名機制,部分國家已採用匿名方法、獨立的調查機構,國內應能借鏡。
▪葉丙成回台大授課管制升級!駐警隊守門口 學生進教室需「雙重認證」
▪繁星遭撤錄取!台中女學霸被證實考回台大醫 美照曝光2萬人朝聖
▪ 處理強酸廢液冒白煙!中興大學又爆實驗室意外 緊急疏散上百人
▪「最佳辯士」高中生遭5校取消資格 他曝原要重考 35天後考上成大醫
▪彰化高中冷氣電費「1分鐘1元」惹議 校方認疏失急調整並補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