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案效應/國會議員求自保 通過增加維安經費法案

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後,國會議員人人自危。為回應議員擔憂,參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參議員熊恩(John Thune)18日促成各方一致通過法案,允許參議員將辦公室和工作人員經費用於強化保全。眾院議員也加緊推動增加維安經費。
共和黨控制的眾院19日通過政府撥款法案,為國會議員、最高法院和行政部門成員增加約8800萬元安全經費。
眾院行政委員會在明尼蘇達州議員梅麗莎·霍爾曼(Melissa Hortman)夫婦遇刺後,於7月啟動的臨時計畫,本為眾議員提供每月津貼5000元,現在則翻倍為1萬元。聯邦眾議員還可透過該臨時計畫,以最高2萬元購買家庭保全設備。
對長期擔憂自身安全的國會議員來說,這是重大轉變;他們愈來愈認為,自己投身公眾領域,有必要採取與總統和內閣成員雷同的安全防範措施。
奧克拉荷馬州共和黨參議員蘭克福德(James Lankford)表示,「幾年前人們會說,『我知道會有風險。』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我們的家人和工作人員都會來找我們問:『現在該怎麼辦?』」
一般議員離開國會時通常沒有保安人員陪同,國會大廈由國會警察負責守衛;有些國會議員會以私人資金或競選經費聘請私人保全人員。
德州民主黨眾議員卡薩爾(Greg Casar)說:「國會議員獲得的保全措施,比許多地方官員或法官少得多;很多時候,我們是最缺乏安全。」「政治暴力的目的是要讓我們沉默;為了民主,我們不能被噤聲。提供議員一定程度安全保障,至關重要。」
佛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魯納(Anna Paulina Luna)和一群共和黨議員本周多次與眾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會面,推動聯邦政府增加安全經費。
「這是國家安全問題,茲事體大,我們都非常重視,」魯納表示,許多議員和家人經常面臨死亡威脅、騷擾電話、炸彈恐嚇、辦公室遭破壞,「我們一直面臨這種問題,事到如今才受關注,我覺得太離譜了。這問題必須解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