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樺加沙暴風半徑已擴至220公里 22日恐升強颱…東半部防豪雨以上降雨

幕前幕後不一樣?英王國宴招待川普 美特勤1舉動槓上英御廚

住飯店牙刷不能放浴室?前空服員籲「鎖進保險箱」 揭防護措施清單

現代-LG廠事件致H1B簽證須10萬美元年費 美商長:企業決定誰回家

美國探員日前突襲喬治亞州正在興建的現代汽車-LG電池工廠,逮捕475人,其中超過300人是疑似在美非法工作的韓國人。(美聯社)
美國探員日前突襲喬治亞州正在興建的現代汽車-LG電池工廠,逮捕475人,其中超過300人是疑似在美非法工作的韓國人。(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19日宣布,企業每年要支付10萬美元申請H1B專業人士簽證;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美國只需要有價值的人,指企業必須決定誰值得他們付出10萬美元的年費,誰需要回家。

美國探員日前突襲喬治亞州正在興建的現代汽車-LG電池工廠,逮捕475人,其中超過300人是疑似在美非法工作的韓國人。業界指出,這都是因為多年來美國發給專業工作人員的 H1B 簽證不足問題未獲解決;更凸顯川普推動擴大在美製造與強硬掃蕩非法移民間的扞格。

川普19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佈川普金卡之後,他同時也簽署一項公告(Proclamation),要求企業每年支付10萬美元來申請H1B專業人士簽證。

公告中提到,美國的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相關的勞工自2000年起至2009年呈倍數成長,從120萬人成長至250萬人,但相關就業率卻只成長44.5%;在電腦和數學相關的工作中,外國勞工的比例從2000年的17.7%成長至2019年的26.1%;公告指出,關鍵在於對於H1B專業人士簽證的濫用。

公告並認為,美國企業將資訊科技的工作外包給薪資更低廉的外國勞工,傷害到美國勞工的權益,也讓相關領域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公告舉例說,有報告指出,一家軟體公司在2025年取得5000張H1B專業人士簽證,同時宣布開除1.5萬名勞工;另一家資訊科技公司2025年取得1700張H1B專業人士簽證,也於7月宣布在奧勒岡州開除2400名勞工。

白宮發布的事實清點指出,H1B專業人士簽證申請者必須支付10萬美元,除非國土安全部基於國家利益認定豁免。

盧特尼克指出,企業必須決定,所雇用的外國勞工是否值得10萬美元的年費,不然就該讓他們回家,改雇用美國人;盧特尼克說,該停止不合理的做法,讓人用免費的簽證進入美國;盧克尼克表示,總統的態度非常清楚,美國只收留有價值的人。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企業依靠H1B專業人士簽證來雇用專業的外國勞工,尤其是在科學、科技的領域,科技企業更是該簽證最大的受益者,但製造業、金融業、教育、零售和醫療照護等產業也都受惠。

華盛頓郵報指出,每年約發出8.5萬張新的H1B專業人士簽證,美國政府去年收到42.5萬的簽證申請,申請者透過抽籤決定是否拿到簽證;華盛頓郵報指出,根據國土安全部統計,去年有超過70%的H1B專業人士簽證持有者在印度出生;中國人在新發的簽證中占12%,包括菲律賓、加拿大和南韓等國籍,也是簽證的主要領取人。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路透)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路透)

簽證 美國 川普 華盛頓郵報

延伸閱讀

川普告紐時索賠逾4500億 法官駁回批訴狀不恰當

美重振製造業 擬動用日本基金

脫口秀關台只是開始...川普嗆媒體敢罵他就撤照 民主黨反制

川普暫緩對台軍援 李大中:華府考慮美中大局

相關新聞

政府將關門兩黨互批 共和黨要強渡關山、民主黨促協商

聯邦眾院19日提出短期開支法案,讓本會計年度9月30日結束後,聯邦政府機關能依當前預算規模再運作七周,但參院稍晚拒絕通過...

中國簽證9月30日可線上申請 不適用外交、公務、禮遇簽證

中國駐外使領館9月30日起接受駐在國公民或合法在駐在國居留的其他國家公民在線上申請簽證,民眾不用到現場排隊,可透過中國外...

民調:柯克案後共和黨人認國家方向錯誤暴增 女性達3/4

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遭槍擊身亡後不久,美聯社-全國民調中心(AP-NORC)最新民調結果顯示,...

FCC點名 ABC晨間談話節目「觀點」恐是下個遭調查節目

深夜脫口秀主持人吉米金莫(Jimmy Kimmel)因為在節目中評論保守派網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槍擊...

賀錦麗回憶錄批2028年假想敵 曝選副手時夏皮羅野心大

前副總統賀錦麗在將出版的回憶錄裡,批評民主黨內可能有意角逐2028年總統提名的對手;她稱去年挑選副手搭檔時,慮及賓州州長...

美國衛生部委員會新設限 逾65歲打新冠疫苗須先諮詢醫生

由衛生部長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任命的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