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特爾「該下市了」!前董事提三大具體步驟 燒3兆元追趕台積電

桃機黃牛拒檢、航警連開8槍 檢轟駕駛「有損國際形象」諭令15萬交保

從赤裸搶劫變雙贏 紐時揭習近平如何以TikTok拉攏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左)2017年訪問北京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歡迎。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左)2017年訪問北京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歡迎。路透

台灣時間9月19日晚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川普通話,雙方達成初步共識,將TikTok出售視為「雙贏」交易。這讓川普可向年輕選民宣稱勝利,而中國則換取在關稅、科技與台灣等議題上的談判空間。北京長期將 TikTok當作可割捨的籌碼,此次出手亦為下月元首峰會鋪路。若川普訪中,將強化習近平國內威信,並傳遞「美國更需要中國」訊號。多年來,中國官員痛批美方要求TikTok母公司出售美國業務是「赤裸裸的搶劫」,如今中國官媒卻將協議稱作「雙贏」。

紐約時報分析,對北京而言,這項讓步等於替川普營造勝利舞台。TikTok這款川普視為連結年輕選民、助他成功連任的重要平台,如今得以在美國繼續運作,川普便能宣稱自己捍衛了選民權益。而中國則藉此換取更多談判空間,集中於關稅、科技與台灣等核心議題。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計畫主任孫韻表示:「如果中國能以小讓步換取更正面的氛圍與更佳的中美關係,他們會樂意這麼做。」

這次TikTok協議與通話,已為下月可能舉行的元首會晤鋪路,這將是川普第二任期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北京希望主場迎接川普,但也可能選擇在南韓的APEC峰會場邊碰面。

對中國來說,TikTok一直只是談判籌碼。相較於美方的出口管制與關稅壓力,TikTok的命運顯得次要。其演算法也已不若五年前般具突破性,因此被北京視為「可割捨的讓步」。

雪城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古耶爾基夫指出,中國多年來將TikTok爭議擱置,就是留待適當時機解決。如今出手,成本比當初低得多,卻能製造最大化的妥協效果。

北京判斷,眼下正是打出這張牌的時機。中國掌控近九成全球稀土磁體加工,對電動車、風力發電機、戰機等產業至關重要。憑藉這項優勢,北京在與川普互動時握有更多籌碼。

清華大學經濟學者李稻葵強調:「中國方面更有經驗,也更能忍耐,戰術上更靈活。他們清楚美國要什麼,也懂得川普的談判風格。」

為拉攏川普,中國已承諾增加美國黃豆進口,並考慮採購波音飛機。不過,中方若要兌現,必須動作迅速。今年黃豆收成已近尾聲,波音訂單也快速被填滿。更大的風險在於,川普一向難以預測。

孫韻警告,中方深知若付出承諾卻遭美方「反悔」,將讓習近平蒙羞。儘管如此,習近平在這通電話中仍展現信心。他近期先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同台閱兵,又在天津舉辦安全峰會迎接印度總理莫迪,展現中國外交網絡。

川普若真的訪中,將進一步強化習近平在國內的威信,傳遞「連美國總統也主動登門」的訊號,有助於北京在艱困的經濟復甦期凝聚民心。

美國國際危機組織專家魏恩指出:「中國已展示,美國更需要中國。」

川普 美國 TikTok 習近平

延伸閱讀

川習通話:確認APEC川習會 川普明年訪中

川習通話 習近平:美方應避免採取單方面貿易限制措施

習近平與川普通話 大陸想獲得什麼?紐時分析背後隱藏真正目的

美台高層低調會晤?傳俞大㵢接觸川普政府權力中樞 知情人士洩口風

相關新聞

政府將關門兩黨互批 共和黨要強渡關山、民主黨促協商

聯邦眾院19日提出短期開支法案,讓本會計年度9月30日結束後,聯邦政府機關能依當前預算規模再運作七周,但參院稍晚拒絕通過...

中國簽證9月30日可線上申請 不適用外交、公務、禮遇簽證

中國駐外使領館9月30日起接受駐在國公民或合法在駐在國居留的其他國家公民在線上申請簽證,民眾不用到現場排隊,可透過中國外...

民調:柯克案後共和黨人認國家方向錯誤暴增 女性達3/4

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遭槍擊身亡後不久,美聯社-全國民調中心(AP-NORC)最新民調結果顯示,...

FCC點名 ABC晨間談話節目「觀點」恐是下個遭調查節目

深夜脫口秀主持人吉米金莫(Jimmy Kimmel)因為在節目中評論保守派網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槍擊...

賀錦麗回憶錄批2028年假想敵 曝選副手時夏皮羅野心大

前副總統賀錦麗在將出版的回憶錄裡,批評民主黨內可能有意角逐2028年總統提名的對手;她稱去年挑選副手搭檔時,慮及賓州州長...

美國衛生部委員會新設限 逾65歲打新冠疫苗須先諮詢醫生

由衛生部長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任命的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