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雪坊優格」切割四叉貓惹一身腥…小編還提油救火 事件始末一次看

僅出生7天!男嬰染腸病毒釀敗血症亡 疾管署估10月進入流行期

柯文哲和「橘子」關係?李文宗:他們是一組的 其他人不知道兩人的事

柯克遇刺案後 白宮高層矢言剷除國內恐怖活動

柯克在猶他州遇刺,震動全美。圖為田納西州布里斯多的賽車場上的巨大看板悼念柯克。(美聯社)
柯克在猶他州遇刺,震動全美。圖為田納西州布里斯多的賽車場上的巨大看板悼念柯克。(美聯社)

美國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今天矢言稱川普政府會瓦解一個他所稱、與右翼活動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遇刺案有關的「龐大國內恐怖活動」。

美國政治網紅柯克本月10日在美國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演說時遭槍擊喪生,享年31歲。

法新社報導,米勒是在柯克的播客(Podcast)節目中發表上述言論,今天的節目是由副總統范斯(JDVance)代為主持。

米勒表示:「我們將把我們對於導致這起暗殺事件的組織性運動的所有憤怒轉化為力量,去根除並摧毀這些恐怖網絡。」

米勒和范斯都聲稱存在一個正在崛起的左翼極端主義運動,並表示政府現在將以此為目標。

米勒說:「我們將動用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及整個政府的所有資源,來識別、干擾、瓦解和摧毀這些網絡,為了美國人民,讓美國再次安全。」

這些言論是在柯克遇刺案所有細節尚未完全明朗前所發表,已引發一些川普的批評者擔心這類行動可能會被用來鎮壓異議。

近年來在政治兩極化急劇加劇及槍枝易於取得的背景下,美國已出現針對兩黨成員的暴力事件。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在競選期間曾兩度躲過暗殺,而明尼蘇達州民主黨籍州眾議員霍特曼(MelissaHortman)夫婦則於6月遭蒙面槍手殺害。兩個月前,民主黨重量級人士、賓州州長夏皮洛(Josh Shapiro)的宅邸遭一名男子襲擊。

川普今天表示,他正考慮將「反法西斯主義運動」(Antifa)列為國內恐怖組織,並對那些為所謂「煽動活動」籌集資金的人提起組織犯罪指控。

反法西斯主義運動是一個用來指稱各種極左派團體的總稱,並經常在右翼關於抗議暴力的論述中被提及。

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曾揚言要將反法西斯主義運動列為「國內恐怖組織」,但從未付諸實行。

儘管聯邦執法部門的職權範圍包括打擊國內恐怖主義,但美國並沒有指定的「國內恐怖組織」名單。

據路透社報導,川普政府高階官員今天的言論,為白宮正權衡採取何種措施以回應柯克之死,提供了迄今最清晰的跡象。連日以來,批評人士一直擔憂川普會利用柯克的暗殺事件作為鎮壓政治對手的藉口。

范斯比其他政府官員更進一步點名了兩個機構:由億萬富翁、民主黨金主索羅斯(George Soros)資助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及「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他指控這兩個慈善組織資助了一篇「國家」(The Nation)雜誌上被他批評的文章,然而這兩個基金會皆表示,他們目前並未資助「國家」雜誌。

延伸閱讀

川普複製華府模式 下令國民兵開往曼菲斯

「是我」! 柯克槍擊案兇嫌羅賓遜傳在Discord向網友坦承犯案

對柯克暗殺表態恐被撤簽證 魯比歐:美國不歡迎慶祝謀殺的人

柯克案效應 保守派捐600萬、TPUSA獲3.2萬份分會申請 如「巨人被喚醒」

相關新聞

柯克案延燒!槍手跨性別女友被起底 FBI懷疑「有人出錢包庇」

美國總統川普盟友、保守派領袖柯克遭槍擊身亡,22歲猶他州男子羅賓森涉嫌行凶。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副局長邦吉諾(Dan...

10月移民排期多項大幅前進 F2A前進518天

國務院15日公布2025年10月移民排期,其中親屬移民項目,第一優先中國出生和非中國出生皆前進116天;第二優先2-A類...

長島鐵路工會罷工推遲 尋求川普調解…通勤族暫避停擺之憂

長島鐵路(LIRR)工會與大都會運輸署(MTA)的合約談判陷入僵局,但原本可能在本周就爆發的罷工危機暫時被延後。工會領袖...

楊安澤專訪:解決政治極端 需要新勢力改變規則

曾在2020年競逐民主黨總統初選、並於次年參與紐約市長選舉的楊安澤(Andrew Yang),在接受本報專訪中分享對於紐...

聊天截圖曝光 羅賓森行凶次日 網上坦承並致歉

涉嫌槍殺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的兇嫌羅賓森(Tyler Robinson)作案第二天、也就是11...

川普提議美企改半年公布一次財報 仍需SEC通過

川普總統15日早晨在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上市公司應該不必每季公布財報,改為每半年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