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濃盜採砂石連環爆 集團性犯案…嫌犯「組織犯罪條例」收押

誰砍的?三大法人止步連9買、轉賣超42億元 台股拉回117點

蘋果iOS 26來了!26日開放iPhone更新 注意6件事升級更順利

川普移民政策 強碰經濟就轉彎 尤其涉及對移民勞工高度仰賴產業

圖為一名男子在現代汽車集團位於喬治亞州的電動汽車工廠被戴上手銬。(美聯社)
圖為一名男子在現代汽車集團位於喬治亞州的電動汽車工廠被戴上手銬。(美聯社)

川普總統推出重大移民政策之後,某些項目因為與經濟施政目標衝突而縮減,結果惹怒極右派盟友。紐約時報14日分析,川普1月二度執政時,承諾要推動美國史上最大規模遣返行動、同時為美國企業帶來「黃金年代」(golden age),但新移民政策核心主軸因有衝擊經濟之虞而轉彎,兩大保證引發的矛盾最近幾周浮上檯面。

川普高調慶祝南方邊境的非法偷渡人數降低、查緝不法移民人數增加等方面的成就,對於與經濟議題出現衝突的強硬派移民政策則審慎處理,尤其是涉及外籍勞工、外國學生簽證以及對移民勞工高度仰賴的產業。川普立場轉變讓極右派盟友深感挫折,負責落實遣返計畫的主管官員也感到困惑。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移民研究主任畢爾(David J. Bier)說,川普心裡其實不像其他官員那樣想推動大清洗以確保本土主義,「川普向來喜歡玩弄言辭,但同時也從商業角度出發,對經濟需求始終展現較為體諒的一面。」

移民執法官員日前在喬治亞州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電池廠逮捕近500名外籍勞工,其中約300人來自南韓,引發輿論軒然大波。川普想要外國企業擴大在美投資製造業,南韓又是美國重要盟友兼貿易夥伴,這次移民掃蕩恐對川普貿易政策帶來反效果。雖然政府官員說南韓勞工屬於非法居留,川普仍一度下令暫停驅逐,希望南韓勞工留在美國協助電池廠完工。不過南韓政府最後還是派遣專機將被捕勞工接回國。

限縮學生簽證的強硬政策衝擊美國各大學財務狀況之後,川普調整規定。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5月宣布將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並且未來將加強審核中國學生的簽證申請,但大約兩個月後,川普宣布將允許60萬中國學生來美,消息傳出後讓保守派盟友感到詫異。

原來支持川普總統的共和黨喬州聯邦眾議員瑪潔瑞‧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便在社群媒體X發文表示,不能理解為何川普政府會允許60萬名中國學生搶走美國學生的機會。

川普6月間曾承認,某些移民政策對特定產業造成打擊,包括農業在內。

相關新聞

美44歲副總裁離職後求職碰壁! 投1500份履歷沒回應:清糞也願做

美國目前面臨物價持續上漲,就業成長停滯,就連新創公司前副總裁都透露「未來20年去當掏糞工也沒問題!」美國紐約州44歲男子伍德沃德(Jacob Woodward)在去年(2024年)7月離職之後,至今投出超過1500份履歷,但都沒有獲得回信,甚至連面試後都曾「被取消錄取」,讓他非常沮喪。

柯克槍擊案兇手不配合調查,美國擔憂社會陷入政治仇恨風暴

「這是美國歷史上一個黑暗篇章的結束,還是一個更黑暗的篇章序幕?」槍殺柯克(Charlie Kirk)的兇手——現年22歲的猶他州居民泰勒.羅賓森(Tyler Robinson)——已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12日晚間落網,有關於羅賓森的身分背景與犯案動機,目前仍在調查當中。猶他州州長考克斯(Spencer Cox)表示,柯克槍擊是美國國歷史的分水嶺,但無法肯定當前的社會效應,是將帶領美國「結束一個黑暗篇章、或其實是下一個黑暗篇章的開始」,此言也顯示了柯克案後全美輿論的焦慮情緒。

美學者批台灣搞壞美中關係!籲川普與陸達成協議 撤走駐台教官和武器

紐約時報15日發表華府智庫「國防重點」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文章指出,美中關係因台灣問...

曼哈頓聯邦法官裁決:ICE可繼續蹲守法庭逮人

紐約南區聯邦法院法官卡斯特爾(Kevin Castel)近日裁決,駁回民權團體旨在禁止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探員在移...

川普移民政策 強碰經濟就轉彎 尤其涉及對移民勞工高度仰賴產業

川普總統推出重大移民政策之後,某些項目因為與經濟施政目標衝突而縮減,結果惹怒極右派盟友。紐約時報14日分析,川普1月二度...

歐記健保補貼12月底到期 3口之家恐從每月278元飆漲至1800元

俗稱「歐記健保」的「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ACA)依據2021年的「美國救援計畫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