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檢抗告成功!柯文哲7千萬交保生變 高院指北院「才1個月前後矛盾」

有望連10漲?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召開 勞部已發開會通知單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認貪汙罪今獲交保 保鑣火爆開道畫面曝光

柯克槍擊案24小時後仍逮不到人 「政治掛帥」FBI局長壓力山大

美國保守派網紅柯克10日遇刺身亡,當局釋出照片影像並發布10萬美元懸賞金,希望社會大眾提供緝凶線索。但案發至今超過24小時嫌犯仍未落網,讓聯邦調查局長巴特爾(中)壓力山大。外媒指他正面臨上任以來最大考驗,領導能力也開始受到質疑。路透
美國保守派網紅柯克10日遇刺身亡,當局釋出照片影像並發布10萬美元懸賞金,希望社會大眾提供緝凶線索。但案發至今超過24小時嫌犯仍未落網,讓聯邦調查局長巴特爾(中)壓力山大。外媒指他正面臨上任以來最大考驗,領導能力也開始受到質疑。路透

美國保守派網紅柯克10日遇刺身亡,當局釋出照片影像並發布10萬美元懸賞金,希望社會大眾提供緝凶線索。但案發至今超過24小時嫌犯仍未落網,讓聯邦調查局長巴特爾(Kash Patel)壓力山大。外媒指他正面臨上任以來最大考驗,領導能力也開始受到質疑。

路透報導,槍擊發生後,當地官員都還沒召開記者會對媒體說明情況,巴特爾就逕自在社群媒體上宣布槍手已被捕,隨即遭地方官員否認。雙方說法兜不攏引發數小時的混亂。FBI隨後澄清,事件後確實有兩人接受詢問,但隨即獲釋。

退休FBI探員布倫納(Dan Brunner)表示:「在調查一開始,許多初步情報通常是錯誤的或有偏差。這就是為何過去從未有任何一位FBI局長或部門領導人像他(巴特爾)這樣做。調查人員需要先理清所有初步情報,再對外發布確實證據……FBI不會用社群媒體辦案。」

一名白宮匿名消息人士批評巴特爾的發言「不專業」,並直言「他的表現無論對白宮還是美國民眾來說都不可接受」,強調會追究此事。

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則反批路透用匿名消息報導「卑劣」,「當一名瘋狂兇手仍在逃時,這種報導是在挑撥離間」。

路透報導指出,身為川普忠實盟友,巴特爾力推將全美最具代表性的執法機構,轉變為川普「美國優先」議程的執行工具。在巴特爾領導下,FBI探員原本負責貪腐到國安等複雜案件,如今卻被調派去調查總統的政治對手,甚至處理華府街頭犯罪。

此外,巴特爾還撤換數十名被認為對川普不夠忠誠的FBI人員。三名前FBI官員在槍擊案發生前數小時提起訴訟,指控巴特爾曾告訴他們,他獲命必須開除所有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參與對其刑事調查的人員。

紐約時報報導,被逼退的人員中,就包括FBI鹽湖城外勤辦公室的前高層賽伊德(Mehtab Syed),而該辦公室目前正主導柯克槍擊案的調查。

曾擔任賽伊德上司的前FBI探員安德森(Lauren C. Anderson)表示,槍擊案「凸顯在政治暴力時刻迫切需要經驗豐富的穩健領導力」,賽伊德在這類調查方面擁有無比的專業知識,「在這個關鍵時刻失去她的領導,對社區和調查局來說都是沉重打擊」。

巴特爾11日親自前往猶他州監督調查,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在做事。但多名現任與前任探員表示,他們擔心巴特爾缺乏執法經驗,恐會妨礙調查進展。

FBI 川普 槍擊

延伸閱讀

MLB/川普親臨讚洋基隊長「大肌肉」 賈吉雙響361轟平隊史第4

外國人為柯克之死叫好將吊銷簽證?美國務院鼓勵舉報「不當言論」

巴西最高法院判波索納洛策畫政變有罪、服刑27年 川普說話了

美國右派網紅柯克槍擊案 調查人員找到凶槍…已掌握凶嫌面貌、年紀

相關新聞

柯克遇刺網路留言幸災樂禍 全美多州陸續有人被開除或停職

美國總統川普盟友、保守派網紅柯克遭槍擊身亡後,全美各地的教師、消防員、民選官員,都因對此發表興災樂禍的言論,不是被開除,...

柯克案找到凶槍 FBI公布嫌犯照片懸賞10萬緝兇

身為川普密切盟友、協助共和黨贏得年輕選票的31歲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猶他州校園演講時...

分析:政治暴力成美國新日常 柯克案恐是動盪激增分水嶺

保守派活動人士、演說家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猶他州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

柯克遭槍擊 川普怒怪激進左派與媒體以「納粹」等詞描述保守派

白宮助理10日下午2時30分向川普總統報告說,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州校園演講遭遇槍擊,頸...

柯克案嚇壞國會議員 取消活動、加強保全甚至矢言帶槍

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校園演講遇刺身亡,震撼了整個國會山莊,增加國會議員對自身安全的擔憂...

柯克案後傳統黑人大學收到威脅 至少6所暫停活動

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被殺事件之後,多所傳統黑人大學收到威脅,至少六家已暫時停止校內活動,同時向師生發出警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