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YouTube「長壽秘訣」影片竟是AI捏造!日媒踢爆6成是假 照做恐傷身

近來YouTube出現大量標榜名醫傳授長壽秘訣或心臟病治療等影片,吸引大批點閱。這些影片人物多半身穿白袍、自稱「大學醫院前部長」、「81歲現役心臟病權威」、「百歲名醫」等,但經日本放送協會(NHK)調查,多數查無此人,疑似由生成式人工智慧(AI)捏造,而且有些內容根本不正確,如果觀眾照做反而可能傷身。
NHK調查超過100支影片,播放次數動輒破萬,甚至有頻道影片衝上50萬次觀看。檢視50名「醫師」後發現,約6成名字在官方醫師查詢系統中不存在;有的連自稱任職過的醫院都否認。
更驚人的是,這些影片幾乎都有固定套路:一名白袍「醫師」對著鏡頭,口吻權威,分享「長壽的祕密」、「預防心臟病的妙方」等資訊,營造專業感,實際上卻沒有真實身分。
影片內容不只來歷可疑,部分建議更是錯到離譜。像是有影片教導觀眾「胸口痛時要立刻咀嚼抗凝血藥物」,東邦大學醫學部教授中村正人批評,若病因不是心肌梗塞,這種做法反而會加重病情。他直言:「影片誇大疾病恐懼,讓人混亂又焦慮,真正的危險是有人照做。」
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越前功分析,影片的語音合成生硬、白袍按扣位置奇怪、臉部輪廓模糊,加上同類型影片數量龐大,顯示幾乎全是AI生成。他認為,背後目的很可能只是「利用恐懼感」吸引流量,賺取廣告收入。
越前功提醒,若影片反覆使用相同片段、語音聽起來怪異,就要保持懷疑,「要有『這可能是AI假資訊』的眼光,不可盲信,務必查證來源。」
日本厚生勞動省警告,若非醫師卻假冒醫師名義提供醫療資訊,可能違反醫師法,並提醒醫療資訊應以可信來源為準,不要輕信網路影片的「神奇秘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