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習晚間熱線 高層頻繁互動釋訊號?學者解讀:美中正進入第三階段

一當18年…退休校長嘆「教育本質變了」 心倦:想拿回時間做自己

NASA最新研究「太陽正在慢慢甦醒」 影響可能波及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近日宣布,太陽在過去16年來變得越來越活躍,這項轉變令科學家感到驚訝,並可能影響太空天氣與地球的科技運作。法新社
美國太空總署近日宣布,太陽在過去16年來變得越來越活躍,這項轉變令科學家感到驚訝,並可能影響太空天氣與地球的科技運作。法新社

美國CBS新聞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太陽在過去16年來變得越來越活躍,這項轉變令科學家感到驚訝,並可能影響太空天氣與地球的科技運作。

一項由2名NASA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於9月初刊登在同儕審查期刊《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顯示太陽活動自2008年起逐步升高。此前,太陽已連續數十年呈現活動減弱趨勢,原被視為即將進入歷史性低活躍期的徵兆,因此這項逆轉令人始料未及。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太空電漿物理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賈辛斯基(Jamie Jasinski)在聲明中表示:「各項跡象原本都顯示太陽將進入長期低活躍期,所以看到這股趨勢逆轉確實令人驚訝,太陽正在慢慢甦醒。」

太陽活動從1980年代到2008年呈下降趨勢,當時NASA確定太陽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弱狀態。NASA表示,太陽的活動或不活躍通常以約11年的周期波動,但某些模式可能持續更長時間。

地球目前正處於2020年開始的第25個太陽周期(Solar Cycle 25)。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指出,上個太陽周期平均長達11年,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最弱的一次。科學家原以為太陽將維持所謂的「深度太陽極小期」,認為這段低活躍期會持續,最終進入創紀錄的低活躍新階段。賈辛斯基在NASA新聞稿中表示:「但隨後太陽風下降的趨勢終止了」。

賈辛斯基與JPL研究員維利(Marco Velli)共同撰寫的研究,追蹤太陽系中太陽等離子體增量的爆發,以及更強烈的磁場測量值,顯示這些現象皆與太陽活動相關。

研究人員發現,太陽活動的增加可能影響太空天氣,導致更多的太陽風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NASA指出,太空天氣模式可能直接影響太空飛行器的運作和太空人的安全,但也可能波及地球,因為太空天氣會影響電網、GPS系統和無線電通訊。

NASA 太空人 科學家

延伸閱讀

影/環保心舞臺盼喚起環保心 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重磅快評】蚊子攻克冰島 宣示暖化危害急迫近身

占星看今生理想模樣(上) /巨蟹喜歡大家庭、雙子打破砂鍋問到底

不再釣地球!苗栗龍鳳漁港釣魚平台延伸完成 明年再增苑裡釣台

相關新聞

以為賺到?理財專家點名「6種日用品」反讓荷包失血 瓶裝水也上榜

在高通膨與生活成本壓力下,如何精打細算成為許多人關注的問題。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心理健康平台LifeStance調查,高達83%的美國人因通膨、物價與經濟衰退擔憂而感受到更大財務壓力。

不花大錢也能升等頭等艙?旅遊達人曝4大關鍵技巧 網驚:長知識了

搭機不用花大錢就能升等艙位?美國空服員、旅遊達人米斯特(Cierra Mistt)在TikTok分享多項「免費升等」的秘訣,引發網友熱議。米斯特指出,航空公司在滿班、調度或特殊情況下常會提供額外補償,只要掌握技巧、態度友善,就有機會從經濟艙被升等到商務艙或頭等艙。她更透露,部分方法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讓不少旅客直呼「長知識了」。

首爾漢江水上巴士首日就出包 乘客怨「用抹布堵糞水」

南韓首爾市政府主打「通勤新選項」的漢江水上巴士,18日正式投入營運,沒想到首日就傳出廁所異常,乘客抱怨「屎水外流」,只能用抹布、衛生紙堵縫,導致廁所全面封閉,讓首日體驗蒙上陰影。

教會改革喊卡 教宗首度接受專訪:同婚、女執事教義不變

美國出生的教宗良14世18日在他的首次專訪中表示,不會改變教會關於同志婚姻及女性執事的核心教義。

媽媽在開車!美2歲男童「把玩包包內手槍」意外喪命…母親下場曝

美國發生槍擊奪命意外,2歲男童在母親開車途中,從母親打開的手提包中,取出槍枝誤向自己右眼開槍,當時8歲姊姊及母親聽到槍聲巨響,發現幼子倒在車廂內,將他送院搶救終告不治。母親被捕,控以嚴重疏忽導致死亡罪。

NASA最新研究「太陽正在慢慢甦醒」 影響可能波及地球

美國CBS新聞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太陽在過去16年來變得越來越活躍,這項轉變令科學家感到驚訝,並可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