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收創歷史新高 英特爾獲輝達投資股價暴漲23%

3颱共存「樺加沙具威脅」 吳德榮:周日北東轉雨 下周2地致災大量降雨

早有前科!川普罕見遲到21分鐘 還把英王「甩身後」挨轟故意羞辱

外媒報導,川普不僅一開始就遲到21分鐘,還在抵達城堡後的歡迎儀式上,疑似「無視」英王、自行走在前面檢閱儀仗隊。 路透社
外媒報導,川普不僅一開始就遲到21分鐘,還在抵達城堡後的歡迎儀式上,疑似「無視」英王、自行走在前面檢閱儀仗隊。 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展開第二天國是訪問英國行程,他於當地時間9月17日到訪溫莎堡,拜會英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外媒報導,川普不僅一開始就遲到21分鐘,還在抵達城堡後的歡迎儀式上,疑似「無視」英王、自行走在前面檢閱儀仗隊。相關影像在網上引發爭議,有網友批評川普無視王室禮儀,十分無禮。

每日郵報報道,川普和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周三從倫敦乘坐直升機,於下午12時16分到達溫莎堡,比原定時間晚了21分鐘。報導指出這很不尋常。

川普隨後受到查理三世的歡迎,並一同檢閱儀仗隊。有網友在社交平台X上轉發相關影片片段,批評川普走在英王前面,仿佛對方不存在似的,感覺有欠尊重。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引述英國王室消息人士透露,按照王室禮儀,到訪的外國元首必須走在君主前面。但外賓有時也會因違反非正式禮儀慣例而受批評。川普這次走在英王前面是否錯誤,報道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儀隊檢閱的編排如何。據悉,按照慣例,川普應該首先進行發言,如同其他來訪的外國元首一樣。

每日郵報對此引述當時白金漢宮官員的話為川普辯護,否認這麼做是「粗魯」的。而從溫莎堡皇家講台上的單獨錄像中顯示,查理三世確實有示意川普走到他前面。因此,川普並沒有違反禮儀或禮節,儘管有網上意見評論這種行為「不雅」。

川普在英國的言行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原因是川普的「前科」。有網友稱:「川普是故意這麼做的,為了羞辱王室。」並指出早在2019年訪英期間,川普就曾走到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面前,迫使女王必須繞過他。

除此之外,有英媒還暗示,川普抵達溫莎堡後數分數便違反了與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的王室禮儀,拍打他的手臂。正確的問候方式應該是鞠躬,但今天威廉王子有許多非正式的見面方式,包括握手、擁抱等。

延伸閱讀:

英媒:待川普訪英行程結束 英國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英王查理三世為川普舉行國宴 強調英美擁最密切國防關係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川普 王室 英國 美國 查理三世 梅蘭妮亞 白金漢宮 伊莉莎白二世

延伸閱讀

接受《時代》專訪 李在明曝美方談判「獅子大開口」:若接受我早被彈劾

川普二度訪英 美企送400億投資 倫敦卻爆反川大遊行

美企投資外 英國盼川普到訪達成3大目標

歐巴馬稱美國已出現政治危機 暗批川普限制政敵言論

相關新聞

川普訪英盛裝出席國宴!坐凱特王妃旁羞喊「很漂亮」 眼神露餡全被拍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訪問英國,9月17日到訪溫莎堡出席英國王室為他舉行的國宴,川普以白領結、無尾禮服盛裝出席,坐在英國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與英國王儲妃凱特(Catherine,Princess of Wales)中間,席間不忘大讚凱特「很漂亮」。

學者陳芳明赴新加坡座談 分享台灣文學史歷程與啟蒙故事

文學史學者陳芳明到訪新加坡,今天他在一場座談會上分享,台灣文學史反映社會脈動,文學如同日常生活的提煉,展現多元文化能量

愈來愈多代理人被招募…英國警方逮捕2男1女 涉嫌為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

英國倫敦都會區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今天表示,反恐警察在英格蘭東南部逮捕2男1...

早有前科!川普罕見遲到21分鐘 還把英王「甩身後」挨轟故意羞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展開第二天國是訪問英國行程,他於當地時間9月17日到訪溫莎堡,拜會英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外媒報導,川普不僅一開始就遲到21分鐘,還在抵達城堡後的歡迎儀式上,疑似「無視」英王、自行走在前面檢閱儀仗隊。相關影像在網上引發爭議,有網友批評川普無視王室禮儀,十分無禮。

晚景淒涼!前工程師年薪百萬淪「下流老人」 打工維生悲吐1事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美國掀起「老年貧窮」浪潮,不少長者無法在退休後安享生活,反而因龐大財務壓力被迫重返職場。更令人唏噓的是...

南韓水上「漢江巴士」正式上路 10月起增開通勤快線

南韓首爾最新的環保型水上公共交通工具「漢江巴士」今天正式上路,沿途往返麻谷至蠶室之間的漢江沿線7個碼頭,10月起將再增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