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收創歷史新高 英特爾獲輝達投資股價暴漲23%

3颱共存「樺加沙具威脅」 吳德榮:周日北東轉雨 下周2地致災大量降雨

晚景淒涼!前工程師年薪百萬淪「下流老人」 打工維生悲吐1事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美國掀起「老年貧窮」浪潮,不少長者無法在退休後安享生活,反而因龐大財務壓力被迫重返職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ingimage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美國掀起「老年貧窮」浪潮,不少長者無法在退休後安享生活,反而因龐大財務壓力被迫重返職場。示意圖,非當事人。圖/ingimage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美國掀起「老年貧窮」浪潮,不少長者無法在退休後安享生活,反而因龐大財務壓力被迫重返職場。更令人唏噓的是,過去領有百萬年薪的專業白領,如今也因年紀增長導致體力與心智能力下滑,只能轉而從事低薪藍領工作,過著與昔日截然不同的晚年人生。

從年薪百萬到時薪不到千元:工程師的無奈餘生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88歲退休工程師約翰·法西(John Fahy)正是老年勞動潮下的縮影。曾擁有高薪職涯的他,如今在一家家庭用品零售商客服部門輪班,每天需長時間站立,時薪僅23美元(約新台幣697元),遠低於過去的工程師收入。他坦言:「若沒有額外收入,我無法維持生活。

法西回憶,數年前妻子罹病,龐大的醫療費用對家庭積蓄造成沉重壓力。即便妻子去年已過世,他仍必須繼續工作。對他而言,工作不僅是維持生計的手段,也成了精神支柱。他表示:「工作讓我能繼續生活,也能與人互動,我不覺得自己會真正退休。」他唯一的心願,是親眼見到孫女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經濟壓力成主因:上百名高齡長者的悲歌

《商業內幕》調查了超過140名80歲以上仍在工作的長者,結果顯示,多數人都是因經濟壓力而不得不繼續工作。報導指出,雖然這些長者的時薪普遍高於美國聯邦最低工資7.25美元(約新台幣220元),但自2009年起聯邦最低工資長期未調整,而同期通膨率已上升逾50%,使他們的實質購買力大幅下降,不得不依靠工作維持基本生活。

在這些高齡勞動者中,不少人早年曾任白領或高薪藍領,但隨著年齡增長及健康狀況下降,他們不得不接受薪資較低的工作。儘管如此,多數人仍抱持「有工作總比沒工作好」的心態,在社會邊緣努力尋求自我尊嚴。

另一名89歲的希爾德布蘭德(Hildebrand)故事同樣令人感到悲傷。他因三十年前離婚而喪失所有財產,如今仍努力填補經濟缺口。每週工作三天、每天送貨九小時,但月薪僅相當於他1970年代一週的收入。他坦言:「人生總有起伏,能工作我心存感激,但已無力像過去那樣享受高檔生活。」

這些個案顯示,即便社會整體看似富裕,許多長者的晚年生活仍面臨困境。他們的經歷不僅反映個人掙扎,也揭示了高齡化社會中不容忽視的集體挑戰與隱憂。

通膨 薪資 財務 職涯 財產 壓力 月薪 高齡化 重返職場 最低工資

相關新聞

川普訪英盛裝出席國宴!坐凱特王妃旁羞喊「很漂亮」 眼神露餡全被拍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訪問英國,9月17日到訪溫莎堡出席英國王室為他舉行的國宴,川普以白領結、無尾禮服盛裝出席,坐在英國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與英國王儲妃凱特(Catherine,Princess of Wales)中間,席間不忘大讚凱特「很漂亮」。

學者陳芳明赴新加坡座談 分享台灣文學史歷程與啟蒙故事

文學史學者陳芳明到訪新加坡,今天他在一場座談會上分享,台灣文學史反映社會脈動,文學如同日常生活的提煉,展現多元文化能量

愈來愈多代理人被招募…英國警方逮捕2男1女 涉嫌為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

英國倫敦都會區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今天表示,反恐警察在英格蘭東南部逮捕2男1...

早有前科!川普罕見遲到21分鐘 還把英王「甩身後」挨轟故意羞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展開第二天國是訪問英國行程,他於當地時間9月17日到訪溫莎堡,拜會英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外媒報導,川普不僅一開始就遲到21分鐘,還在抵達城堡後的歡迎儀式上,疑似「無視」英王、自行走在前面檢閱儀仗隊。相關影像在網上引發爭議,有網友批評川普無視王室禮儀,十分無禮。

晚景淒涼!前工程師年薪百萬淪「下流老人」 打工維生悲吐1事

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美國掀起「老年貧窮」浪潮,不少長者無法在退休後安享生活,反而因龐大財務壓力被迫重返職場。更令人唏噓的是...

南韓水上「漢江巴士」正式上路 10月起增開通勤快線

南韓首爾最新的環保型水上公共交通工具「漢江巴士」今天正式上路,沿途往返麻谷至蠶室之間的漢江沿線7個碼頭,10月起將再增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