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尼泊爾青年抗議社群媒體禁令 警方驅離釀19死、100多人傷

美股早盤/市場樂觀期待Fed降息 標普指數小漲、台積電ADR漲0.4%

梵蒂岡首迎LGBTQ朝聖團!成員盼教會擁抱多元:我們是同一個家庭

數百名LGBTQ+天主教徒及其家人參加了聖年羅馬朝聖之旅,慶祝天主教會接受度達到新的水平。美聯社
數百名LGBTQ+天主教徒及其家人參加了聖年羅馬朝聖之旅,慶祝天主教會接受度達到新的水平。美聯社

超過1000名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天主教徒及其支持者在本週末舉行朝聖活動,創下梵蒂岡首例,他們將此視為教會多元化的重要象徵。

這項由致力推動信徒間更大包容性的義大利協會「約拿單之帳」(The Tent of Jonathon)所主辦的活動,約有來自大約20個國家的1400人參與,是天主教會禧年(Jubilee)活動的一環。

雖然朝聖者未安排與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XIV)私人會晤,但這是這類朝聖活動首次出現在官方的禧年慶典活動。過去LGBTQ團體曾到訪梵蒂岡,但並非正式活動。

來自布魯塞爾、現年68歲的跨性別女性貝赫茨(Yveline Behets)與另外30名LGBTQ成員一同徒步走過古老的朝聖之路Via Francigena,走了130公里抵達羅馬。她表示,在與其他天主教徒相處時,常感覺自己「並不總是被承認」,因此期待教會展現更多「多元性」。她強調:「『歡迎』一詞不該被濫用。我們不是偶爾被接納的外人,而是同一個家庭的一部分。」

和無數朝聖者一樣,今天參與LGBTQ朝聖的人群走上通往梵蒂岡的主道,在彩虹十字架引領下步入聖伯多祿大殿(St. Peter's Basilica)的聖門。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35歲男子雨果(Hugo,不願透露姓氏)表示,這次活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能讓我們感受到更多接納的重要訊號」。他希望能「讓那些還在猶豫的人更願意對教會中的同性戀者展現接納」。

不過,作為一個兩千年來視同性行為違背「生育本質」教義,並認為同性伴侶「本質上有失序」的宗教機構,通往真正接納的道路仍然漫長。雨果說:「人們對同性戀者的生活存在恐懼與誤解。如果大家能彼此更了解,許多隔閡會消失。」但他也承認,仍有「許多障礙」,特別是對希望獲得教會祝福的同性伴侶。

已於今年4月辭世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曾致力於使天主教會對所有人敞開大門,並多次向LGBTQ社群釋出善意,但並未改變教義。他在2023年允許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的決定,引發保守派特別是非洲教會強烈反對。

繼任者良十四世則重申婚姻為「一男一女的結合」,但表示不會推翻方濟各的決策。

LGBTQ 伴侶 教宗 跨性別 梵蒂岡 同性戀 方濟各 良十四世

延伸閱讀

「上帝的網紅」義大利15歲早逝少年 獲良14世冊封聖人

影/外地傳教士熱心揮汗甘之如飴 幫忙打理台南棄犬收容場

母親用干貝教會我的美食哲學!張曼娟:遇水則發,尚好之物

教宗與以色列總統將會晤 梵蒂岡澄清非主動邀請

相關新聞

自認「老了」會影響壽命? 15年研究揭露驚人結果:正面態度活更久

最新研究顯示,相較對自己老化持有負面看法的人,抱持正面態度、認為自身比實際年齡更年輕的人...

悠仁親王迎19歲生日!戴53萬頭冠價值不斐 日皇室時隔40年再辦男丁成年禮

日本悠仁親王於9月6日迎來19歲生日,在東京皇宮接受加冠之禮,這是時隔40年繼其父文仁親王之後,日本皇室再有男性成員舉行成年禮。德仁天皇夫婦…

一家餐廳150隻一夜橫死!日本東京鬧區被美洲蟑螂瘋狂入侵

日本驅蟲業者指出,日本家庭常見黑褐蟑螂、餐廳最多是德國蟑螂,近年日本東京鬧區出現蟑螂的「第三勢力」美洲蟑螂。由於雌蟑能單...

澳洲保護無尾熊 新南威爾斯州暫停伐木、設國家公園

為了打造無尾熊庇護所,挽救無尾熊族群免於滅絕,澳洲東部的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將暫停大片林地伐木...

水庫發現可疑行李箱內有15公斤啞鈴 半裸女屍頸部瘀傷、做過隆胸手術

泰國警方正在調查一宗女子遇害後被放進行李箱沉屍水庫的案件,警方指該名亞裔死者隆胸的矽膠…

去年訂好遷首都!印尼新都計畫預算被砍「進度落後」 分析家:恐淪蚊子工程

印尼原定去年8月17日國慶日正式定都努山塔拉,如今1年多過去,總統府及嶄新的馬路泰半仍是一片寂靜,分析家示警這座進度落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