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商務部長:將與台灣達成重大貿易協議

CPI數據無礙Fed降息 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新高、道瓊首登4萬6000點

美海運旺季不見拉貨潮 大陸進口貨品連三周年減27%

隨著大陸出口到美國的貨品持續減少,其他輸往美國的貨運貿易也幾乎陷入停滯。圖為中遠海運(COSCO)一艘貨櫃輪停靠在美國洛杉磯港。(歐新社)
隨著大陸出口到美國的貨品持續減少,其他輸往美國的貨運貿易也幾乎陷入停滯。圖為中遠海運(COSCO)一艘貨櫃輪停靠在美國洛杉磯港。(歐新社)

根據Vizion的數據,美國從中國大陸進口的貨品,已連續三周呈現年減27%的頹勢,最新的海運訂艙數據也顯示,傳統9月底耶誕購物季前的貨運高峰未如預期出現,顯示拉貨高峰可能已在7月見頂。

CNBC報導,通常每年這個時候直到10月,是中國大陸生產的許多假期季節商品輸入美國的旺季,但今年情況完全不同。隨著中國大陸出口到美國的貨品持續減少,其他整體輸往美國的貨運貿易也幾乎陷入停滯。

分析Vizion的資料發現,中國大陸出口到美國減少最多的前五類產品是:家具、玩具與運動器材、電子設備與零組件、機械設備、塑膠與塑膠製品。

近年中國大陸在黃金周之前的出口,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減緩。例如,2024年因擔心美國港口罷工而提前出貨,2023年則是消費需求疲弱導致出貨異常低迷。物流平台SONAR的資料顯示,今年的貨運趨勢主要由「貿易戰導致的提前備貨」與「後續訂單持續減少至低水位」主導。

海運訂艙業者Honour Lane Shipping(HLS)在近期給客戶的報告中提到,貿易戰的影響曾在5月底至6月初帶來短暫但強烈的出貨激增。洛杉磯港口因而在7月曾因關稅戰暫時休兵而創下歷史性貨櫃處理量紀錄。不過那波急拉之後,接著出現的是「迅速下滑,復甦緩慢」。

HLS說:「製造商在黃金周之前也只是非常緩慢地增加產量。許多客戶的在美國的庫存增加,暫停自中國出貨。」

根據HLS統計,10月已宣布取消的船班已經達到35班。由台灣長榮海運、法國達飛(CMA CGM)、中國大陸中遠海運(COSCO)等公司組成的海運聯盟ONE,也已在9月第一周暫停中國大陸多個港口至加州長堤港與奧克蘭港的航線。航班減少導致貨櫃空間減少,推升海運價格,9月15日起,每個40呎貨櫃將加收1,000美元的運價調整費。

分析Sea-Intelligence的資料發現,貿易戰期間,北美是唯一貨櫃量負成長的地區,可見其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

C.H. Robinson北美海陸運輸副總裁哈富曼說:「通常海運旺季從7月持續到10月,這是假期商品出貨的高峰期。但今年7月就觸頂了。」

美國 貨櫃

延伸閱讀

執政半年成績單曝光?智庫指川普上任後「美國民主倒退」:鼓勵民粹強人領袖

美國收手了?擬減少對歐軍援 立陶宛強調自主防衛但仍盼支持

今年狀況不同!美國傳統海運旺季貿易幾乎停擺 不只限於大陸進口

「中未下一單」 美大豆進入收穫季 協會主席:形勢嚴峻

相關新聞

美8月CPI升幅符合預估 聯準會下周降息幾成定局

美國八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升幅及年升幅都與七月相同,而且符合預估,顯示通膨並未大幅惡化,加上首次申領失業給付...

CPI數據無礙Fed降息 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新高、道瓊首登4萬6000點

交易員預期關鍵消費者通膨指標的最新數據不會阻礙聯準會下周調降基準利率,美股收漲。

亞馬遜攻AR眼鏡槓Meta 旗下自駕小黃免費搭乘上路

亞馬遜(Amazon)傳出正在開發一款供消費者使用的擴增實境(AR)眼鏡,要跟臉書母公司Meta搶占市場。另外,亞馬遜旗...

美突擊現代汽車廠 暴露貿易和移民法規間的巨大差距

在海外公司赴美投資設廠熱潮中,南韓現代汽車在喬治亞州的工廠卻意外捲入風暴,爆出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突襲檢查,數百名員工疑似非法移民。有人說這是對非法移民的強硬執法,有人則認為這可能讓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畫面臨延宕。當產業急需國際工程師和承包商,卻碰上政策鐵牆,矛盾一觸即發。這場風暴究竟會把南韓投資的美國夢推向何方?

深化美國與印太連結 美副國務卿訪問南韓、馬紹爾群島

美國國務院11日宣布,副國務卿藍道(Christopher Landau)將12日啟程出發訪問印太地區,訪問地點包括南韓...

歐元區經濟穩健 利率維持不變 符合市場預期

歐洲央行(ECB)11日果如市場預期,一連兩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認定通膨壓力已受控制,而歐元區經濟在美國關稅威脅下仍紮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