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讓外語更流暢? 學生學荷蘭語實驗奪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今年在美國波士頓揭曉,頒發給十組「既讓人發笑又引人深思」的研究。其中一項來自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實驗顯示,少量酒精能讓外語發音更流暢,因此拿下「和平獎」。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研究團隊找來50名母語為德語、正在學荷蘭語的學生,分別飲用少量酒精飲料或無酒精飲料後,進行荷蘭語對談。由不知情的荷蘭籍評審打分,結果發現飲酒組的表現更好,尤其是發音更接近母語者。研究人員推測,酒精並沒有直接「強化語言能力」,而是降低了緊張感,讓受試者更自然開口說話。
研究團隊強調,實驗觀察到的僅是「低劑量酒精」的短期效果,並不是鼓勵透過喝酒來學語言。不少學者也提醒,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仍然是持續練習,而非依靠酒精助興。
搞笑諾貝爾獎向來以輕鬆詼諧的精神著稱,除了「小酌助攻外語」外,今年得獎研究還包括:把牛塗上斑馬紋能減少蒼蠅叮咬、母親吃大蒜後,母乳味道更濃而寶寶更愛喝、以及用鐵氟龍增加食物體積以降低熱量攝取等,兼具趣味與啟發。
而主辦團隊《不可能的研究》(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magazine)進行頒獎,依照傳統在典禮上由觀眾朝舞台拋擲紙飛機。今年的主持人Marc Abrahams也再次以經典結語收尾:「如果你今晚沒有得獎,又或是你得獎了,那就祝你明年更幸運。」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