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成「詐騙之島」!每年被騙500億 韓媒:人均損失是日本近20倍

50歲前調查官做「陰莖增大術」身亡 執刀醫生丁斌煌100萬交保

1天3颱接力成形!「浣熊颱風」晚間生成 對台影響機率曝

美國紐澤西州推「人體堆肥」合法 告別逝者也能做環保

美國紐澤西州推人體堆肥,讓人離世後回歸自然。示意圖/ingimage
美國紐澤西州推人體堆肥,讓人離世後回歸自然。示意圖/ingimage

美國紐澤西州日前推出一項新法案,將「人體堆肥」合法化。這種新穎的處理方式,讓遺體轉化成富含養分的沃土,家屬可以用這些土壤種植物,或像骨灰一樣撒向大地,為生命寫下最環保的句點。

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這種遺體處理方式稱為「自然有機還原法」(natural organic reduction)。其實紐澤西州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州,而是美國第14個將此法合法化的州;這是因為從新冠疫情爆發後,有許多人離世,連帶推動了這樣的處理方式。

過去有許多當地居民為了做「人體堆肥」,還得大費周章把親人的遺體送到其他州。法案正式通過後,將會為當地居民省下不少麻煩。這項法案是由當地殯葬協會與議員合作,共同草擬的。因為他們發現做人體堆肥的趨勢漸長,甚至有不少人願意將親人的遺體移到他州處理。

不過「人體堆肥」的過程不像火化快速,根據「地球殯葬」(Earth Funeral)公司的網站介紹,整個過程需要耗時45天,遺體才能「溫和地轉化為富含養分的土壤」。但是要做人體堆肥並不難,處理的方式就和一般堆肥差不多。殯葬業者會將遺體放入容器中,再放入稻草、紫花苜蓿等有機材料,接著密封起來靜置,直到遺體分解。

甲烷等溫室氣體是導致地球汙染的來源之一,這些氣體的來源除了牛隻排氣和燃燒化石燃料,也包含埋葬在土壤中的遺體。因此,通過「人體堆肥」不但為家屬提供不同的告別方式,也為環保盡了一份心力。

美國 環保 殯葬管理

延伸閱讀

搶劫還咬人!土耳其男被搶匪咬傷 左手腫脹發黑險遭截肢

俄國女為了買拉布布「出賣靈魂」 宗教團體批選擇邪惡

近七成美國人有旅遊焦慮 看社群覺得自己落後他人

曾過勞發燒致多重器官衰竭 53歲醫生靠這幾招成功「回春20歲」

相關新聞

比皮肉錢更好賺?21歲櫻花妹專挑老人下手 2年撈金逾2千萬元

日本東京新宿歌舞伎町近期頻傳治安事件。日本警方日前逮捕年僅21歲的青柳美結,指控她涉嫌在賣淫交易過程中趁機竊取客人財物。警方調查發現,青柳美結過去兩年間疑似靠賣淫及相關偷竊行為,非法獲利超過1億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249萬元),並涉及多起金錢糾紛相關案件。

清華學霸慘了!發文偷炫耀「年薪7億元」遭美方起訴 最高刑期20年

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學霸吳艦,是居住在美國紐約的中國公民,也是Two Sigma Investments(簡稱Two Sig...

美國紐澤西州推「人體堆肥」合法 告別逝者也能做環保

美國紐澤西州日前推出一項新法案,將「人體堆肥」合法化。這種新穎的處理方式,讓遺體轉化成富含養分的沃土,家屬可以用這些土壤種植物,或像骨灰一樣撒向大地,為生命寫下最環保的句點。

太尷尬!被父母發現拍過AV 乙葉七瀨急封IG帳號滅火

曾以「山下優衣」藝名活躍於成人影視圈的乙葉七瀨(乙葉ななせ)已於2019年引退,沒想到她引退多年、精心隱藏的過往竟於近日意外曝光。她在Instagram上緊急發文,坦言自己的AV身份被父母發現,讓她尷尬到立刻封鎖帳號、暫時停用社群,表示「藏了這麼多年還是被抓到了…真的超級尷尬!」

玻璃彩繪藝術燈下殺2折!大批日網友收貨傻眼:根本塑膠垃圾

根據日媒「FNN」報導,近來在社群平台廣告出現的「彩繪玻璃大象檯燈」,吸引不少消費者下單,卻接連爆出收到的商品與宣傳照完全不符,引發退貨糾紛。不少買家在社群平台上留言表示:「完全不一樣!」「被騙了,根本是垃圾」。實際收到的檯燈根本不是玻璃製,而是廉價塑膠製品,對光照也無法透出色彩,與廣告中七彩鮮豔的透亮形象相距甚遠。

義大利人吃披薩「晚餐限定」?日女中午驚喜包場 揭當地人特殊習慣

據日媒「LIMO」報導,一段由旅居義大利的日本人拍攝的TikTok短片,因分享「午餐就能吃到披薩」的超驚喜經驗而引起網友熱議。影片由@moenrico_jp上傳,目前已有約2900次點閱。內容看似普通,卻展現了不同國家文化上的差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