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臉書創辦人同名同姓下廣告竟遭封殺 律師怒告Meta

Meta創辦人祖克柏(左)日前與美國總統川普共進晚餐。 美聯社
Meta創辦人祖克柏(左)日前與美國總統川普共進晚餐。 美聯社

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名律師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因為和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同名同姓,讓他生活飽受困擾。他不僅每天收到上百封寫給「臉書祖克柏」的電子郵件,去餐廳訂位還常被當成惡作劇電話。最慘的是,他投放廣告想宣傳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卻屢屢被臉書和IG官方停用帳號,讓他氣得決定對Meta提告。

ODDITYCENTRAL報導,這名律師表示,自己從2017年就開始在臉書和IG投放廣告,宣傳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不過只因為和「祖克柏」同名同姓,他的廣告就一直被停用,只因為認為他「冒充Meta創辦人」。

律師祖克柏無奈地表示,每次投放廣告或建立粉絲團沒多久,就會收到官方的訊息「已經移除該粉絲頁」,而且原因都一樣。他對於這樣的問題感到非常不滿,因為他明明用這個名字比臉書的祖克柏還要長,祖克柏才三歲時,他已經是執業律師了。

律師祖克柏控訴,光是從2017年到現在,他的廣告頁面就被停用五次,累積下來損失了1.1萬美元(約新台幣33萬元)的廣告費用,而且從未獲得退款。最近他的帳號再次被停用,讓他決定正式向Meta提告。

他在訴狀中附上一封2020年寄給Meta的電子郵件,內容提及,他自2017年以來,就不斷向Meta反映這個問題,但官方都沒有幫忙解決。他也在信中開玩笑地寫道:「如果收信者剛好遇到那個更年輕、更有錢的馬克.祖克柏,請替我向他問好,他每天都給我帶來很多煩惱。」

律師祖克柏提出訴訟吸引了新聞媒體報導,Meta也才終於發現這個問題。Meta官方聲明表示,現在他們知道世界上不是只有一個馬克.祖克柏,會努力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Meta 臉書 祖克柏

延伸閱讀

貪吃浣熊「喝醉」險命喪垃圾桶 美國暖心護理師CPR搶救

女子突然愛上舔洗衣漂白粉 檢查竟是因缺乏維生素B12

寄生屋底!電視、床墊樣樣有 美國一男偷搬進民宅地下夾層連電都偷接

南非16歲少年對7名學弟下藥任人性侵 年紀最小才十歲

相關新聞

旅遊烏龍!網紅飛法國度假「竟搭上北非班機 」訂票漏做一步當場崩潰

美國網紅布蘭妮(Brittney Dzialo)原本計畫飛往法國南部城市尼斯(Nice)享受歐洲假期,卻因地名發音太相似,機票意外被訂成前往北非突尼西亞首都突尼斯(Tunis)的班機。影片曝光後,她與朋友滿臉錯愕、不斷詢問「這是飛尼斯嗎?」的畫面引發網友熱議,讓不少人笑稱「旅行第一守則就是起飛前先確認地理位置」。

美國男為歐洲小三「溺水假死」遠走他國 認錯返美被判刑89天

美國威斯康辛州一名3寶爸,因為愛上歐洲小三,計畫拋家棄子和女友遠走高飛,竟然自導自演,假裝自己划船翻覆溺斃。這場私奔計畫讓搜救隊耗時54天,花費超過5萬美元(約新台幣151萬元)找「遺骸」。警方最後在喬治亞共和國找到他本人,並勸說他返美接受審訊,最終他於上月被判處89天監禁,以及3萬美元(約新台幣90萬元)的賠償金。

92歲嬤離世前「每月定期做一事」 愛孫打開存摺一看跌破眼鏡

在一般印象中,高齡者多半採取保守理財策略,將資產以存款形式保存,避免承擔過多風險。然而,日本不少經歷過泡沫經濟的銀髮族,其實早已熟悉股票、投資信託與不動產,並能持續在高齡階段靈活運用財富。近期日本一名92歲的藤田光子(化名)過世,她的孫子在整理遺物時發現,祖母名下的存摺金額竟比當年繼承祖父遺產時更多,存款與有價證券合計達到約3.8億日圓(約新台幣7787萬元),祖母的富有程度讓孫子跌破眼鏡。

跟臉書創辦人同名同姓下廣告竟遭封殺 律師怒告Meta

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名律師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因為和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同名同姓,讓他生活飽受困擾。他不僅每天收到上百封寫給「臉書祖克柏」的電子郵件,去餐廳訂位還常被當成惡作劇電話。最慘的是,他投放廣告想宣傳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卻屢屢被臉書和IG官方停用帳號,讓他氣得決定對Meta提告。

重慶女生與博士老公比利時擺攤賣麵 日收入最高1000歐元

近日,比利時街頭有一對華人夫婦擺攤賣重慶豌雜麵,吸引不少外國食客,攤子前更出現人龍。

恐怖護士注射2藥毒殺13新生兒!5嬰心肺衰竭亡、倖存者有嚴重後遺症

阿根廷發生護士連環殺嬰事件。有女護士在新生嬰兒加護病房中,先後向13名新生嬰兒注射鉀及胰島素,導致其中5名嬰兒心肺突然衰竭死亡。倖存者當中亦出現神經系統永久受損及嚴重脊椎側彎等後遺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