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維持交保!柯文哲19:05步出法院沿路與小草握手 應曉薇鞠躬致意

馬斯克Call訊來了!買進10億美元特斯拉股票 股價盤前拉升5%

「不是一般法官能承受」柯文哲維持7000萬交保 柯美蘭回應了

美國總統川普將再赴英國是訪問 接連兩次史上首位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將於明天晚間抵達英國展開第2次國是訪問。(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將於明天晚間抵達英國展開第2次國是訪問。(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將於明天晚間抵達英國展開第2次國是訪問,川普成為史上首位兩度獲邀國是訪問的美國總統,這是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邀請下的少見殊榮。

法新社報導,川普首次赴英國是訪問是在2019年第1任任期內,當時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 II)接待。

傳統上,美國總統進入第2任期後,通常不再獲邀國是訪問,只會受邀與英國君主茶敘或午餐,例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小布希(GeorgeW. Bush)。

這種充滿華麗儀式的國是訪問,是由英國政府提出建議,用來強化與特定國家及其領袖間的外交、貿易或私人關係。

國是訪問通常以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和王后卡蜜拉(Queen Camilla)的盛大歡迎儀式展開,通常包括乘坐馬車、檢閱儀仗隊,以及由君主設宴的私人午餐。

訪問重頭戲則為盛大的國宴,約有150名賓客,這些人因其與主辦國的文化、外交或經濟關係而獲邀。

根據英國天空電視台(Sky News)日前引述消息人士指稱,預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美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Altman)、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及黑石集團(Blackstone)執行長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將陪同川普出席。

外國領袖一般也會在倫敦的西敏寺(WestminsterAbbey)向無名戰士墓致意,並在國會發表演說,正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於7月時所為。

國是訪問的第2部分通常較具政治性,包括與首相會談,有時則召開聯合記者會。川普這次將前往距倫敦西北方約80公里的首相鄉間官邸契克斯(Chequers)與英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會晤,兩人將舉行記者會。

川普 美國 英國 英國國王

延伸閱讀

美中經貿磋商再啟 民主黨促川普對抗大陸產能過剩

美學者批台灣搞壞美中關係!籲川普與陸達成協議 撤走駐台教官和武器

川普移民政策 強碰經濟就轉彎 尤其涉及對移民勞工高度仰賴產業

以色列轟卡達剉咧等?川普警告「罩子放亮」中東擬設「阿拉伯版北約」

相關新聞

美國史上首位!川普將兩度赴英進行國是訪問 王室高規格接待

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第一夫人梅蘭妮雅17日至19日將訪問英國,川普將成為首位兩度受邀對英國進行國是訪問的美...

美中馬德里談判第2天 貝森特:接近與中國就TikTok達成協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4日起在西班牙馬德里與中國大陸代表團舉行4個月以來第4輪貿易會談。路透報導,他15日在第2天會談前說...

美國總統川普將再赴英國是訪問 接連兩次史上首位

美國總統川普夫婦將於明天晚間抵達英國展開第2次國是訪問,川普成為史上首位兩度獲邀國是訪問的美國總統,這是英國國王查爾斯三...

美中經貿磋商再啟 民主黨促川普對抗大陸產能過剩

美中在西班牙展開新一輪經貿磋商之際,美國民主黨力促川普政府向中國施壓,以限制其「結構性生產過剩」。民主黨的這項主張,實質...

中國閱兵式上唯一歐盟領袖:斯洛伐克總理費佐極端化之路

剛結束不久的中國大閱兵典禮,有亞非20多國政要參與,彷彿將習近平推上新高峰。在眾星拱月的名單中,除了被視為左右護法的俄羅斯普丁、北韓金正恩外,有一人格外突出,那就是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他是唯一歐盟成員國出席者(塞爾維亞總統雖也出席,但塞國非歐盟成員)。費佐表示,他之所以參與典禮,是因為斯洛伐克是主權獨立國家,他有權決定出席與否。且費佐強調現在多極世界正在成形,斯洛伐克必須多方對話,歐盟國家缺席來孤立中國是大錯特錯,他更與習近平會面,盛讚習近平是和平鬥士,習近平則敦促費佐推進中歐關係。

內唐亞胡稱消滅哈瑪斯領袖止戰 國人嗆「總理才是最大障礙」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指出,消滅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的領袖,是終結加薩走廊戰爭的途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