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用水多日發現異味…北市文山區水塔內驚見男屍 疑非大樓住戶

從iPhone 17定價看蘋果策略 彭博:庫克要讓消費者習慣「這價位」

泰前總理塔信被判入獄、政壇復出夢碎 洪森補刀爆料「這張合照」成推手

2024年2月,柬埔寨前總理洪森赴曼谷探望獲假釋的塔信。洪森後來爆料塔信是在裝病逃避入獄,「拍照時他要了一些道具,頸托與護肘來裝病。拍完後,他就脫掉這些去吃飯」。路透
2024年2月,柬埔寨前總理洪森赴曼谷探望獲假釋的塔信。洪森後來爆料塔信是在裝病逃避入獄,「拍照時他要了一些道具,頸托與護肘來裝病。拍完後,他就脫掉這些去吃飯」。路透

泰國最高法院9日裁定,前總理塔信先前以住院名義規避服刑,必須回監獄服刑一年。塔信女兒貝東塔8月底才因「錄音門」案被泰國憲法法院解除總理職務,最新判決更讓塔信家族的勢力再受重創。接連兩起事件,柬埔寨前強人總理洪森可說都扮演了推手。

日經亞洲曾報導,洪森和塔信過去有三十年交情,但洪森6月與時任泰國總理的貝東塔通話討論泰柬邊境衝突,之後不顧兩家情誼,將通話的錄音公開,成為貝東塔下台的關鍵。

後來洪森加碼爆料,2024年2月塔信獲假釋後不久,他赴曼谷探望的細節。當時兩人一起合照,可見洪森扶著塔信疑似受傷的右手。

洪森在6月27日一場演說中表示,當時塔信「根本沒病」,「拍照時他要了一些道具,頸托與護肘來裝病。拍完後,他就脫掉這些去吃飯」。洪森指控塔信欺騙泰國人民與法院,稱「這不是病,這是在作秀」。

76歲的塔信在海外自我流亡15年後,於2023年8月返回泰國,即因貪汙濫權被判處8年徒刑,接著因健康狀況不佳被轉送到警察醫院服刑,後來獲得王室特赦,刑期減為1年。然而,他以「嚴重心肺問題」為由,入院接受治療長達6個月,實際上迴避入獄,直到去年2月獲假釋。

日經亞洲指出,2023年,支持塔信的為泰黨和兩個親軍方派系在內的10個保守黨派組成「執政大聯盟」,為塔信流放15年重返泰國鋪路。

塔信返國後精心策畫復出大計,包括扶持女兒貝東塔出任總理,自己則當起「影子總理」在幕後發揮影響力。他還計畫在2027年下次大選前,將貝東塔打造成為泰黨的招牌。

如今這些算計都毀於洪森之手。外媒指出,塔信返國後日益將泰國定位為柬國的經濟對手。泰國政府先前曾參考新加坡範例,主張設置綜合性娛樂設施,其中有賭場、主題公園和會展中心等。這將與柬埔寨的賭場競爭,而賭場是洪森及其同僚的一大財源,加上泰國今年決心打擊柬埔寨詐騙園區,種種舉動危及柬國龐大的賭詐利益,是洪森與塔信撕破臉的真正原因。

塔信 洪森 泰國

延伸閱讀

判決幾天後出爐!泰前總理塔信突搭機離境 稱接受健檢計畫幾天後返泰

揭開動盪序幕!泰國總理貝東塔被免職 重創塔信家族政治王朝

貝東塔遭泰國憲法法院「裁定免職」 塔信家族第3位被迫下台總理

泰柬達成停火:零星衝突仍在發生,邊境是否能達成真正和平?

相關新聞

專制聯盟還是權宜合作? 中俄朝領袖同台背後的戰略算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亭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9月3日在北京閱兵式上同台亮相,引發多國領導人擔憂,認為這可能預示著一場重要...

以色列空襲卡達獵殺哈瑪斯高層創先例 爭議、各國反應一次看

以色列昨天向卡達首都杜哈發動前所未有的空襲,鎖定「哈瑪斯」(Hamas)領導階層,這一行動可能對加薩停火談判及以色列人質...

影/以色列空襲正在卡達的哈瑪斯領導人 川普親口說:「我不高興」

以色列9日空襲卡達首都杜哈,企圖對付正在開會的哈瑪斯領導階層。美國總統川普除了在真實社群發文強調「這不是我做的決定」外,...

南韓派包機赴美接回被拘公民 「驅逐或自願離境」美韓不同調

美國執法單位4日突襲喬治亞州埃拉貝爾市的現代與LG電池工廠,逮捕約300名南韓人,南韓方面正積極爭取讓他們以自願離境方式...

兩國前景堪憂?川普曾密令海豹部隊潛入北韓搞砸 韓媒曝平壤事後大清查

紐約時報5日發布調查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執政時,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六隊」(SEAL Team 6)2019年...

查理柯克槍擊案:槍手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意見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於9月10日在猶他州的猶他谷大學(UVU)校園巡迴演講時突然遭到槍擊,不幸當場身亡。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0日晚上,犯案的槍手仍未落網,目前都沒有任何關於槍手身份與作案動機的線索。年僅31歲的柯克,是全美知名的MAGA陣營網紅,素以犀利的辯論聞名,被保守派與川普支持者們奉為「碾壓左派、打倒覺醒」的明星;柯克創辦倡議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也經營多個 Podcast、TikTok等社群平台,每一個平台都有超過上百萬的粉絲群眾,影響力極為廣泛,也是川普重要的盟友之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