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接替石破茂當上日本首相?美媒:與川普相處成關鍵考量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華府聖經博物館舉行的活動上,向白宮宗教自由委員會發表講話。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華府聖經博物館舉行的活動上,向白宮宗教自由委員會發表講話。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宣布辭職,執政的自民黨在選擇新任黨總裁面臨的困境,與許多西方民主國家建制政黨熟悉的兩難情況相似:究竟是挑選右派候選人以吸引失望的保守選民回流,還是選擇更中間派的領袖來擴大支持?而該黨考量的關鍵問題之一,則是誰能與美國總統川普相處得最好。

專家與國會議員普遍認為,眾議員高市早苗以及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是目前的領先人選。高市屬於保守派,延續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擴張性經濟政策;小泉雖是經驗尚淺的新一代溫和派,卻擁有川普偏好的活力與光鮮形象。兩人過去都曾接近當上首相,在2024年9月的黨總裁選舉中分別名列第二與第三,目前都尚未正式表態參選。

專家認為,專家指出,高市在意識形態上可能更接近川普,且與安倍關係密切,考慮到川普喜愛安倍這位前高爾夫球球友和盟友,這對她將是加分。小泉則帶來相對年輕、充滿活力且略帶魅力的形象,妻子是法日混血的電視主持人,這些特質同樣可能獲得川普青睞。

不過,管理對美關係需要技巧。專家與官員表示,美日關係總體良好,但因川普的關稅政策,並且要求日本及其他盟國增加防務支出,雙方仍存在一定緊張。此外,如何、何時以及在哪裡落實承諾的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以及美方可能對半導體與藥品出口加徵關稅,都是潛在摩擦點。

除了高市與小泉,其他可能參選者包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與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林鷹之。前外相茂木敏充則是目前唯一正式宣布參選的候選人。在美國關係方面,茂木可能具有優勢:他曾在川普第一任期處理美日貿易談判,擁有實際合作經驗。

無論誰能脫穎而出,都必須經過國會投票才能成為下一任首相,而自民黨內部分裂嚴重,缺乏國會多數,必須依靠小黨推動政策。天普大學日本校區國際事務副教授納多(Paul Nadeau)表示,下一任首相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有效治理。他說:「能否推動政務,端看誰擁有最大的政治資本。歸根究柢,關鍵在於能否兌現承諾。」

川普 首相 關係

延伸閱讀

川普啟動芝加哥「中途閃擊行動」 州長不知情

石破茂才剛宣布辭職 日經指數首度攻上44,000點

黃仁勳下周陪同川普訪英國 大陣仗企業CEO隨行出席英王國宴

川普不放棄接管芝加哥治安 國土安全部宣布新一波掃蕩行動

相關新聞

專制聯盟還是權宜合作? 中俄朝領袖同台背後的戰略算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亭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於9月3日在北京閱兵式上同台亮相,引發多國領導人擔憂,認為這可能預示著一場重要...

以色列空襲卡達獵殺哈瑪斯高層創先例 爭議、各國反應一次看

以色列昨天向卡達首都杜哈發動前所未有的空襲,鎖定「哈瑪斯」(Hamas)領導階層,這一行動可能對加薩停火談判及以色列人質...

影/以色列空襲正在卡達的哈瑪斯領導人 川普親口說:「我不高興」

以色列9日空襲卡達首都杜哈,企圖對付正在開會的哈瑪斯領導階層。美國總統川普除了在真實社群發文強調「這不是我做的決定」外,...

南韓派包機赴美接回被拘公民 「驅逐或自願離境」美韓不同調

美國執法單位4日突襲喬治亞州埃拉貝爾市的現代與LG電池工廠,逮捕約300名南韓人,南韓方面正積極爭取讓他們以自願離境方式...

兩國前景堪憂?川普曾密令海豹部隊潛入北韓搞砸 韓媒曝平壤事後大清查

紐約時報5日發布調查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執政時,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六隊」(SEAL Team 6)2019年...

查理柯克槍擊案:槍手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意見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於9月10日在猶他州的猶他谷大學(UVU)校園巡迴演講時突然遭到槍擊,不幸當場身亡。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0日晚上,犯案的槍手仍未落網,目前都沒有任何關於槍手身份與作案動機的線索。年僅31歲的柯克,是全美知名的MAGA陣營網紅,素以犀利的辯論聞名,被保守派與川普支持者們奉為「碾壓左派、打倒覺醒」的明星;柯克創辦倡議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也經營多個 Podcast、TikTok等社群平台,每一個平台都有超過上百萬的粉絲群眾,影響力極為廣泛,也是川普重要的盟友之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