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午後雷雨來了!9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致死率達75%!南韓新增1病症為一級傳染病 印度孟加拉爆病例

女遭狠心男友輾斃背景曝光 四寶媽再婚出軌殞命

蒙面幫派墨爾本街頭刺死2青少年 澳洲警方調查

澳洲警方今天表示,墨爾本市區昨晚發生「駭人聽聞」攻擊事件,約有8名蒙面人持開山刀攻擊兩名年青少年致死。

警方表示,這8名疑似青少年幫派分子,昨晚在墨爾本(Melbourne)西部兩個不同地點,分別攻擊兩名年僅12歲和15歲的受害者。

法新社報導,維多利亞州警察重案組督察班克斯(Graham Banks)表示,警方先是接獲通報,趕到街上一處現場,發現一名12歲遭刺傷的男孩。

班克斯在記者會上說:「儘管醫護人員試圖搶救,仍然不治。」

不久後,警方在附近另一條街上,發現那名受害男孩的15歲朋友,身上也有「嚴重」刀傷,最終也未能救回他性命。

班克斯表示,根據目擊者及監視器影像顯示,行凶的是同一批蒙面人,多達8人,持有開山刀及長刃。

他說:「目前仍在初步調查,但此案具有青少年幫派犯罪的明顯特徵。」

「在此類重大且不斷增加的犯罪記錄中,這是最駭人聽聞的其中一件。這兩名被殺害的男孩並非幫派成員,民眾若保持沉默並不是正確選擇。」

警方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起攻擊究竟是屬於針對性的行凶,或是誤認對象。

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全澳洲的凶殺及相關犯罪案件較前1年前增加9%,受害人數達448人。

今年5月,墨爾本一家購物中心美食街發生敵對幫派持開山刀鬥毆事件,當地政府因此禁止販售及持有開山刀。

幫派 墨爾本

延伸閱讀

雪梨發生大白鯊攻擊致死事件 無人機海灘上空尋蹤

保護無尾熊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大片林地暫停伐木

30位中小學老師澳洲入班交流 教育部盼轉化為課堂實踐

崇正國樂團雪梨演出 台灣音樂豐富澳洲多元文化

相關新聞

致死率達75%!南韓新增1病症為一級傳染病 印度孟加拉爆病例

南韓疾病管理廳8日宣布,新增「立百病毒感染症」(Nipah Virus Infection,又稱尼帕病毒感染症)為第一級...

你不再是我父親:法國迷姦案主嫌之女的自述

在我書寫這段前言的此刻,亞維儂法院即將展開一場歷史性的審判。這案件,在法國是史無前例的。審判將持續4個月,從2024年9月2日開始,每週開庭5天。被告共計51人,其中包括我父親,他們於沃克呂茲省(Vaucluse)地方法院刑事法庭出庭應訊,是因為性侵害我母親。案發當下她被丈夫下藥,她毫不知情,這樣的犯行持續了超過10年。說得詳細一點,生下我的那個男人,被控透過交友網站邀約若干男性和他的妻子發生性關係,她因藥物而陷入昏睡、不省人事。他不收取任何費用,但要求錄影。這些被告被求處的最高刑期是監禁20年,會有49位辯護律師,罪名包括數種不同重大情形之下的性侵、集體性侵、數種不同重大情形之下的性侵未遂、集體性傷害、竊錄他人私生活、錄製或傳播私人影像、錄製或傳播他人之猥褻影像、持有未成年人之猥褻影像。

苦澀的政治咖哩:石破茂50天的孤鳥抗爭

「調和了甜鹹酸味,最後卻是苦澀的餘韻...」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黨內政治圍攻之下,9月7日正式宣告將辭退首相。歷經了2024年眾院選和2025年參院選的大敗後,黨內要求石破茂為敗選下台負責的聲浪不斷,儘管石破茂起初仍堅持不退,並且以美日關稅談判等外交成績作為續任的緩衝,但最後仍不敵派閥政治的圍剿,決定讓出自民黨總裁位置。石破茂在7日晚間的演說中表示,辭職是「苦澀的決定」,但為了避免黨內繼續分裂,最後決定辭退。

泰國政局紛亂!民調僅9%的總理人選阿努廷,人民挺不挺?

數月前,泰國總理貝東丹因與柬埔寨前領袖洪森通話引發爭議,電話內容涉及重新審視備忘錄MOU 43/44(泰柬邊界與海域權利)及批評泰國軍方,被指損害國家利益。之後憲法法庭依法暫停其總理職務,她轉任文化部長,八月底,法庭正式裁定貝東丹坦違反道德標準而撤職,內閣隨之解散。目前泰國進入政治過渡期,國會需選出新總理組成內閣,被討論的人選不少,最有實力者則不脫以下兩人: 為泰黨的最後一位總理候選人——猜卡森.尼蒂西里(Chaikasem Nitisiri),塔克辛時期的司法部長,也是塔克辛家族的親信;代表保皇派的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乃是國會第三大黨泰自豪黨黨魁,之前曾任副總理。

日本新首相選制對誰有利?自民黨幹部透露 總裁補選10/4會採納黨員票

日本TBS及每日新聞8日報導,石破茂辭去自民黨總裁(黨主席)一職,明天會召開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討論細節,目前暫定10月...

日本會選出第一位女首相 or 最年輕首相?若她出任 日股有利多

隨著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宣布請辭自民黨黨魁與首相職務,外界現在聚焦誰會接下一任首相,是否會由一位主張更寬鬆財政與貨幣政策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