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惇涵要部會1日3報 政院:加速輿情回應

賴政府啟動內閣改組,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近期著手強化內閣論述與戰鬥力。據悉,張近期要求各部會時事議題、正副首長時事回應摘要,須一天三次回報政院;部會人士認為,建立機制是好事,但要說清楚遊戲規則,避免指揮系統錯亂,這項新辦法其實也彰顯發言人室職能不彰,未能妥善調度發言工作。
張惇涵自總統府副秘書長轉任行政院秘書長,要提升政院對外溝通與攻防量能。因此,行政院三日起要求部會必須通報時事議題後,有人反映是張惇涵「新官上任三把火」。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這是加強跟各部會聯繫,加速輿情回應,本來就是政府該做的事。
據了解,行政院要求各部會含所屬三、四級單位的時事議題,以及正副首長對外回應時事議題內容摘要,包括例行記者會、涉己記者會、備詢、聯訪、督麥等,若因特殊考量而有不具名回應,都必須通報;且必須在每天上午十時卅分、下午二時卅分、下午六時卅分共三時段通報。
行政院要求,首次通報必須載明回報單位、發生時間、發言長官/評論者、場合、發言/評論內容概要、是否需回應/再次補充說明等項目,若有補充回應規畫則要標注「續報」;各單位收到相關議題資訊時,即刻提供相關資訊,並於兩個小時內提供回應基調與規畫。
一名部會人士說,「回報不是問題,回應才是問題。」張惇涵在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就是如此,只是把同一套管理辦法拿到賴政府用;實際上,各部會早有輿情回應機制,執行並不困難,問題在於遊戲規則要講好,當前許多跨部會議題,究竟由哪個部會主回?要回報給張惇涵還李慧芝?若要調整由誰指揮?
不具名部會人士表示,行政院發言人與部長是同等地位,自然應調度發言工作,而張惇涵理應聚焦跨部會政策協調與中央地方溝通,如今卻要處理輿情回報,這也是行政院應正視的問題。
另名部會人士解讀,過去賴政府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論述說不清」和「部長暴言」;部分事務官出身的部長講不出接地氣的論述,喪失社會溝通良機,而某些部長卻又時常語出驚人,讓府院捏把冷汗,例如經濟部前部長郭智輝和衛福部前部長邱泰源;他說,此時補破網是好事,建立機制總比一盤散沙好。
至於一天回報三次,有公務員指出,各部會本就有輿情回報,差別不大;也有公務員認為是有點浪費時間,將增加新聞公關業務量,也顯示新官上任對業務不熟,需要部會官員第一時間回報訊息。
▪ 藍委7仙過海 重啟核三未通過!823罷免併公投開票結果看這裡
▪ 823公投併罷免落幕!重啟核三未通過、藍委7仙過海 圖解各地支持度消長
▪ 談話全文/大罷免遭完封 賴總統:已請卓榮泰留任「啟動必要人事改組」
▪ 圖解726/支持度消長、投票率 726罷免細節全在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