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iPhone 17「不講武德」!部落客讚6亮點:打在果粉爽點上

草根網紅到保守派新星…川普盟友柯克遭槍殺 多元背景曝光

台灣連續3年富裕國家排名贏日韓 為何民眾卻無感?

「運動部」成立 藍委:李洋任首任部長 象徵台灣體育邁向新時代

「運動部」正式掛牌成立,揭開台灣體育發展新篇章。羽球男雙奧運二連霸的李洋出任首任部長,國民黨立委林倩綺今日表示,象徵台灣體育邁向制度改革與全民推廣的新時代。圖/林倩綺辦公室
「運動部」正式掛牌成立,揭開台灣體育發展新篇章。羽球男雙奧運二連霸的李洋出任首任部長,國民黨立委林倩綺今日表示,象徵台灣體育邁向制度改革與全民推廣的新時代。圖/林倩綺辦公室

「運動部」正式掛牌成立,揭開台灣體育發展新篇章。羽球男雙奧運二連霸的李洋出任首任部長,國民黨立委林倩綺今日表示,象徵台灣體育邁向制度改革與全民推廣的新時代。

林倩綺表示,她親身參與並見證了體育署升格的歷程。早在去年賴清德總統上任前一個月,國民黨團即呼籲政府落實體育署升格的政見,而她亦第一時間提出「運動發展部組織法」草案,為組織再造奠定基礎。

林倩綺指出,運動部的成立不僅是體制調整,更是推動全民運動與體育公平的關鍵契機。她早先提的政策主張,在李洋部長今日致詞確立了相同的發展方向。一是落實全民運動,促進國人健康。改善基層運動設施,讓運動走入日常生活,推動全齡健康;二是整合競技運動結構。協助學生運動員兼顧學業與訓練,並加強運動部、國訓中心與各單項協會的合作;三是舉辦國際賽事。積極申辦與舉辦國際大型賽事,提升台灣的國際體育能見度;四是促進運動產業發展。透過法規調整與資源整合,帶動運動產業升級,形成健全的商業生態;五是關注多元族群與平權。體育發展應涵蓋性別平權、高齡健康、身心障礙運動與社區活力;六是強化基層人才培育,從校園與社區出發,培養青少年運動人才,打造體育永續基礎。

林倩綺說,在制度改革上,她推動修正「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26-2條,提高企業辦理賽事與活動的稅務優惠;並修正「運動彩券發行條例」,將利誘、操控賽事行為明確入罪,保障比賽公平。

林倩綺指出,在協會治理上,早在去年她嚴正指出現存三大問題。行政與專業失衡、缺乏以選手為核心的制度視角、以及協會運作封閉。未來她將持續監督,推動協會治理透明化、建立申訴機制,並加強教練與選手的參與權。

林倩綺表示,在推廣面向,她亦以行動支持體育,於世壯運中勇奪女子帆船金牌,展現「全齡健康」理念;並透過跨部會溝通,推動改進原住民族選手培育拔擢計畫、帆類運動推廣及無障礙水域環境建設。

林倩綺總結,運動部是台灣體育的新起點。未來將持續努力,推動協會制度改革、深化全民運動環境、並支持基層培育與產業發展,讓運動真正成為國力的一部分。願每一位運動員與每一個熱愛運動的國人,都能因此更有力量前行。

體育 李洋 林倩綺 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延伸閱讀

運動部/退役後瘦10公斤 李洋任部長最想做這件事

影/運動部長李洋上任 六大面向打造台灣運動新紀元

運動部/藝能界推薦、看中媒體背景 卓君澤出任李洋機要秘書

李洋上任運動部部長 賴清德總統:希望體育界、全民支持

相關新聞

黃國昌指「賴清德掃黑淪大笑話」 民進黨:停止天天造謠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舉竹聯幫寶和會成員犯「館長」槍擊案為例,質疑總統賴清德說「政府對掃黑打詐的決心絕不退讓半步」,徹底淪...

「卓揆內閣」聲量排行三日榜揭曉 運動部長李洋直竄前三

最新內閣聲量排行!運動部揭牌正式運作,年僅30歲的李洋刷新最年輕部會首長紀錄,揭示六大工作重點。

《零日攻擊》讓人出戲 最大問題不是販賣戰爭恐懼

遭諷為「綠色軍教片」的《零日攻擊》,10集已播了6集。一年前17分鐘的前導片讓各界以為可以看到壯闊的戰爭史詩、深沉的政治謀略、扣人心弦的諜報認知戰,但正片劇中卻只看到台灣社會耽溺小確幸的各種蒼白與虛無。一如上周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軍人節,總統賴清德臉書貼文未見榮譽與軍魂,只談舒適、減負擔。

政院邀地方討論財劃法 侯友宜:先提分配原則才能聚焦

修正後的財劃法出現分配公式爭議,行政院規畫本周六邀請縣市政府首長開會。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絕對會排開所有行程回應中央...

北檢對柯文哲、應曉薇抗告書狀9:38送抵高院 高院將分案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控貪汙等罪,9月8日以7千萬元交保,台北地檢署9日對柯、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交保提抗告;台北地...

前立委蔡啟芳年輕被關綠島獲轉型正義賠償48萬元 感嘆表達8個字

現年71歲民進黨前立委、嘉義縣布袋鎮出身的蔡啟芳,申請「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獲准,針對他198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