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檢將提抗告…他斷言恐遭「3理由」打槍 剖析賴清德已非柯文哲對手

門反鎖一整晚…高雄麥當勞驚見男屍 台積電外包員工陳屍廁間

銅板美食撐不住!「晴光紅豆餅」宣布10月15日起漲價 網喊:小確幸沒了

運動部今掛牌 金牌部長李洋就任

運動部今天正式成立,由兩屆奧運金牌得主李洋擔任首任部長。運動部的銜牌昨天已立好,蓋著的紅布隨風飄揚,露出「運動部」三個大字。記者邱德祥/攝影
運動部今天正式成立,由兩屆奧運金牌得主李洋擔任首任部長。運動部的銜牌昨天已立好,蓋著的紅布隨風飄揚,露出「運動部」三個大字。記者邱德祥/攝影

今天九月九日「國民體育日」,國內體育運動也邁向新紀元。新成立的運動部今天掛牌,卅歲的兩屆奧運羽球金牌名將李洋接任部長,揭牌暨部長布達典禮將在台大綜合體育館舉行,透過畫面連線運動部現場異地揭牌,並透過網路平台直播,下午再進行全民運動署的揭牌,不論是部長人選或揭牌方式都突破窠臼。

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都將出席運動部揭牌暨部長布達典禮。賴總統昨先透過臉書表示,身為總統,也是運動迷,他深信體育運動是國力的象徵,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團結國家;運動部正式掛牌成立,政府一定會全力以赴,用運動壯大台灣。他還提到,體育署預算由二○一六年八十億元提升至二○二四年一七八億元;明年度中央政府編列的預算更達到二四八億元。

運動部是賴總統重要體育政見,在「用體育持續團結台灣」的中心思想下,組織架構採「一部、一署、三中心」。運動部專責綜理全國運動政策,次級機關全民運動署推動全國運動業務,另設有設施規劃司、國際事務司、產業及科技司、競技運動司、適應運動司及綜合規劃司,加上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和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

運動部仍設置在台北市朱崙街體育聯合辦公大樓,在空間限制下無法容納運動部所有部門,和平東路的冠德大樓成中繼辦公室,進駐的全民運動署將在今天下午在冠德大樓揭牌,署長將由現任體育署副署長房瑞文出任。

去年巴黎奧運完成史無前例羽球男雙連霸的李洋,退役一年就接掌運動部,行政資歷並不完整,但有現任體育署長鄭世忠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執行長黃啟煌出任政務次長,現任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為常務次長,賴總統認為李洋不會單打獨鬥,有完整團隊一起前行。選手出身的李洋成為首任部長,也象徵「把運動部獻給運動員」,呼應運動部成立三大重點之一的競技運動。

全民運動、競技運動和運動產業發展是運動部重點方向,原體育署下的學校體育組業務拆到運動部和教育部處理,討論許久的體育班存廢問題成李洋上任後要面對的挑戰。賴總統指出,政府持續推動職業運動,但國內兩大職業籃球聯盟的合併,到單項體育協會不時出現的負面消息,都是李洋及運動部要面對的課題。

名古屋亞運將於明年九月十九日開幕,是運動部成立後第一項大型國際綜合運動賽會,備戰只剩一年的時間,中華代表團在運動部成立後能否有不同表現,也將是外界關注焦點。

李洋 運動部

延伸閱讀

運動部明揭牌!李洋將走馬上任 賴總統喊話:用運動壯大台灣

卓榮泰:李洋EQ佳 盼在立院適宜說明運動部走向

曾被視為運動部長熱門人選 「他」讚李洋棄年領3千萬代言費入閣

傳放棄3000萬元商業代言費!李洋接首任運動部長代價大

相關新聞

財產申報/陳其邁背千萬房貸 鍾東錦61筆土地3億存款

監察院今天公布最新一期公職人員財產申報,高雄市長陳其邁存款351萬8280元、債務1396萬4275元、主要用於購置不動...

稱國民黨最需要的不是分裂 張雅屏宣布退出黨主席選舉

日前表態有意角逐國民黨主席的前副秘書長張雅屏,今天宣布退出黨主席選舉,他表示,這不是退縮,而是另一種承擔。唯有讓票源集中...

運動部成立 藍委:李洋任首任部長 象徵台灣體育邁向新時代

「運動部」正式掛牌成立,揭開台灣體育發展新篇章。羽球男雙奧運二連霸的李洋出任首任部長,國民黨立委林倩綺今日表示,象徵台灣...

學者指財劃法公式有誤:政院應按正確公式分配 立院啟動修法

去年年底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今年計算地方統籌分配稅款時,有縣市反映短少,例如雲林少27億,連江縣分配款也不增反減。行...

我方推案參與聯合國及ICAO大會 外交部指中國惡意扭曲2758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今(9日)起在紐約開年度例會,國際民航組織(ICAO)也將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三年一度會議;外交部常務次長葛葆萱...

陳亮妤新任健保署長 王鴻薇:又是一個「賴友友」

衛福部健保署今天舉辦新任署長交接典禮,由副署長陳亮妤正式接任署長一職。不過陳亮妤被質疑和賴清德總統關係匪淺,國民黨立委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