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15年還沒資產千萬?達人:從4萬薪水到月投2.8萬…只有時間累積無奇蹟

假日很不想談錢與投資,畢竟人生不該只談錢。不過,本文還是簡單回應一些疑問吧!
本週五(9/12),版主發了一篇文鼓勵自己達成本年度財務目標,似乎造成一些誤解。
誤解一:版主已達成股票千萬市值嗎?
請詳讀該文,版主還未達成千萬股票市值喔,如果股市穩穩走牛市,估計3、4年內「有機會達標」。版主是達成「本年度財務目標」,至於本年度財務目標是多少,容版主保密。
誤解二:版主父母是不是贊助了很多投資本金?
這是個常常被問的老問題,版主也已寫過多篇文章敘述自己的投資歷程,在此就不再贅述。退伍來到桃園工作之後,版主也就不曾向父母拿過任何錢,畢竟當時父母都已經退休、沒有收入,版主自己也有工作,怎麼可以拿父母的錢?
誤解三:如果沒有原生家庭贊助本金 版主怎麼會那麼快達成千萬目標?
首先,版主還未達成千萬目標,再3、4年也許有機會達成。其次,如果版主順利於3、4年後達成千萬市值,存股時間大約15年以上,(至少)15年算快嗎? 只要願意堅持定期投入存股,十幾年達成千萬市值並不是不可能。
版主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存股,記不清楚了,但投入存股至少十年以上了。還記得存股頭一年,加權指數大約8000點,當時戶頭好像有四、五十萬,買了20幾張元大金(當時元大金跌到10塊左右)、還有幾張13塊左右的興農與合庫金、20幾塊的亞泥⋯⋯等。當時版主的薪水實領應該落在4萬多吧,扣掉生活費,每個月大概能投資幾千元;隨著收入提升,每個月投資預算逐年拉高,如今每月投資預算約25000元~28000元,不能再拉高了。隨著時間推進,大盤從版主初入股市時的8000點竄升到現在的25474.64點,漲幅高達約216%(不含息),如果把息值貼回去,報酬率會更驚人。這麼長一段時間,版主始終傻傻待在市場裡(過程有數次調整賣出,轉投入ETF),完整吃下大盤約216%(不含息)的漲幅,這麼強勢的漲幅,不難理解版主的股票資產再過幾年就能叩關千萬吧!這絕對不是奇蹟,也不是原生家庭財務庇蔭,而是人人都能辦到的時間複利。
版主也超想有原生家庭的財務庇蔭,這樣當年就不必辛苦的一個人來到桃園工作。離鄉背井,除了苦還是苦。
很可惜,版主沒有詳細記錄這十幾年來的存股歷程,如果看完版主這十幾年來的存股故事、工作故事、離鄉故事,您會發現:什麼嘛,原來版主和我一樣平凡啊!
版主的股票資產成長故事,不是奇蹟(都存股十幾年了,市值還不到千萬,也沒資格稱奇蹟吧)、不是原生家庭庇蔭,而是時間的累積。
◎本文內容已獲 存股方程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