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三牛一熊又要來了?網指「難撐25000」:剩一個月減碼離場

近期台股漲勢驚人。一名網友在PTT以「三牛一熊」循環提問,回溯自2022年10月低點起算已近3年牛市,近期走勢像「末升段」與「非理性繁榮」,認為基本面難撐台股2萬5千點,建議把握「最後一個月」減碼、離場備戰。文中引用「皓哥」、「股癌」節目觀點衍生討論,詢問大家持股水位與避險作法。
對此,多數回應直指「四月就熊過了」,認為今年4月急殺已完成一次週期重置,現在進入新一輪多頭;也有人說「川普打亂了規律」、「AI大科技撐住指數」,傳產與中小型仍弱勢。另一派強調「別迷信固定週期」,市場可能「三年牛變五年牛」,抓末升段常變成踏空。
投資策略分歧明顯。一派主張長期留在市場、分批買進大盤與權值,「看多不做多等於少賺」,強調資產總值與紀律勝過預測時點;另一派維持警戒,主張提高現金至兩至三成、逢高調節,或用賣出部位、部位對沖、買進保護性賣權等方式降低波動風險。
留言也聚焦結構分化:有人認為「AI牛、市場其餘熊」,刪掉「七巨頭」或台積電,指數漲幅就有限;也有人以融資水位、散戶參與度不高為由,認為離全面「非理性繁榮」仍有距離。對「網紅指標」的質疑聲亦起,提醒節目多為大方向與風險意識,難以當成出入場訊號。
綜合而論,板上共識不是「一定崩」或「必然續噴」,而是:週期只是統計,不是日曆;能否承受回檔、是否有紀律,比猜頂部更關鍵。若憂心回檔,先檢視部位暴露、現金比率與避險工具;若看多續行,則以分批、定期定額與核心持股為主,別被情緒與口號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