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美國鼓勵核能!網憂「綠能要轉彎」:森崴、雲豹好日子到頭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拋出《台灣能源安全與反禁運法案》,主張提高對台LNG出口、強化能源設施韌性,並鼓勵以核能(含SMR)作為穩定電力來源。PTT網友解讀「風電、光電的好日子快過去,美方都要你用核能了」,並點名上緯、森崴能源、雲豹能源等族群恐受影響。
根據媒體報導,法案重點包括,將對台LNG出口列為優先、協助強化進口與儲存能量;在資安、實體安保、演訓與應變上合作;並倡議成立「美台能源安全中心」。在電源結構上,文本鼓勵台灣維持核能並導入SMR等新技術,另延伸戰爭風險保險以確保非常態情境下的運補能量。整體訴求是降低封鎖風險下的能源脆弱性。
一名網友在PTT轉貼新聞,他將焦點放在「綠電轉向」與「核能回歸」:批評部分光電開發疑致山坡地濫墾、社會成本高;離岸風電被指擾民、東海岸新設風場遭在地反彈;結論是「美國要你用核能,不要再插風車」,並預判風電與光電概念股行情「好日子快到頭」。
留言呈三路主線。第一路「核能派」認為能源安全優先,「主考官都卸題還給答案了,還不快抄」,有人主張「一縣市一座SMR」或「台積電綁電廠就近供電」。第二路「質疑派」反駁「提案不代表通過」「缺場址與社會同意」,質疑核廢去處、NIMBY難題,直指「找得到地方蓋才有鬼」。第三路是「嘲諷/政治化」語境,從「美國爸爸」「非核家園神主牌」到「重啟個屁」滿場飛,也有人提醒「不要高潮太早,執行難度更大」。
延伸觀點則更為務實:其一,道德風險與成本—「擴大出口」本質上是美國賣能源,價格與供給韌性需算清;其二,時間軸—SMR從評估、選址、安檢到商轉非朝夕之間,短中期仍需燃氣與既有機組撐場;其三,政策路徑—若能源結構調整,市場可能重估LNG接收、核能供應鏈、電網韌性與儲能等題材,同時檢視綠能開發治理與外部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