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加拿大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成G7首例 澳洲、英國也跟進

強颱樺加沙陸警範圍擴大!暴風圈估明中午觸陸 北部等3地明慎防豪雨

明年月收入5萬不用繳稅 賴總統:有史以來稅金繳最少的時候

川普暴漲H-1B簽證費 科學園區公會總監張致遠提2大可能衝擊

美國川普總統19日在白宮宣布新的H-1B工作簽證的申請收費及吸引投資金的川普金卡,但語焉不詳,引起持H-1B工作簽證者緊張,難以適從,白宮20日再做澄清。(美聯社)
美國川普總統19日在白宮宣布新的H-1B工作簽證的申請收費及吸引投資金的川普金卡,但語焉不詳,引起持H-1B工作簽證者緊張,難以適從,白宮20日再做澄清。(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宣布對H-1B簽證申請徵收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2萬元)費用,引起各界關注,儘管白宮澄清,這筆費用是一次性申請費,不影響現有持有人,但已掀起國內科技業討論。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會務總監張致遠認為,恐衝擊竹科產業赴美遷移速度變慢、效率變低,但川普作法仍可能會變,還需持續觀察。

H-1B簽證是美國簽發給在美國從事專業技術類工作的人士的簽證,屬於非移民簽證,是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原先簽證費用不到1000美元,但在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後,新規在美東時間21日凌晨生效後,簽證費用將暴增百倍至10萬美元。

美方提高H-1B簽證費用,意在拉高企業聘用外籍勞工的成本,藉此保障美國人才進用,維持美國勞工的公平競爭環境;但同時也引發海外科技人才與移民恐慌與討論。

為華邦公司發起人之一的張致遠,長期擔任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目前擔任園區公會會務總監。針對川普大幅提高H-1B簽證費,他認為,對於有意將產業轉往美國的台灣企業一定會造成影響,無論是遷移的速度或是效率都會降低。

張致遠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基本上,產業鏈往美國走是趨勢,現在才正要起頭,陸續會有台灣人配合企業要求外派到美國工作;但美方增加簽證費用後,成本大幅提高,但並非所有企業都如台積電一樣能有滿足員工需求的能力,赴美發展將造成影響。

他舉例,如果企業原定派50人到美國工作,但簽證費用一夕之間暴漲,支出不了那麼多,企業就可能被迫聘用美國當地人,或是尋覓已經在美國取得簽證的人才,恐怕不如原本規畫一整批要從台灣過去的專業團隊,企業赴美的運作效率勢必會降低。

張致遠也提到,H-1B簽證費是否由公司吸收,或由員工自辦支出,要看各公司實際政策為何,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很多公司都跟台積電一樣有滿足員工外派需求的能力,簽證費大幅拉高,確實會影響到多數公司遷移赴美的發展進程。

「川普會變來變去,後續還得先做先看。」不過,張致遠認為,此次行政命令一出,如果未來當地人真的無法符合企業所需,或實際上已造成企業遷移效率大幅降低,依據川普作風,未來可能會變,台灣業界也會邊走邊看,掌握後續是否有修正的空間。

簽證 美國 川普

延伸閱讀

川普:委內瑞拉若拒收移民 將付出難以估量代價

Fed降息了…但是否守住獨立性? 哈佛經濟大師4點分析

川習通話未提台灣?學者解讀:此次通話是要解決很具體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關稅難獲最高法院全面放行

相關新聞

微軟、谷歌CEO都曾拿H-1B簽證 川普新規自砍美AI實力?

美國總統川普9月19日簽發公告,將美國企業引進海外技術人員的H-1B簽證費用提高到10萬美元,由雇主支付,而且在2天後生效。專家指出,這項新規定雖然可改正H-1B簽證被濫用問題,進而保障美國人的工作,但恐怕用力過猛,形同關上延攬外國技術人員的大門,將削弱美國科技公司的競爭力,而如今正值美國與中國打AI戰,亟需人才之際,再次凸顯川普的政策矛盾,中國和印度政府可能樂見科技人才留在國內。

矽谷科技業震盪 亞馬遜逾1萬人持有H-1B簽

川普總統19日表示,要求企業每年支付10萬美元H-1B工作簽證費用,此政策恐嚴重打擊矽谷的科技業,也促使不少大型科技公司...

H-1B簽證費暴漲/上海飛美機票漲價 有人改飛夏威夷

川普總統19日宣布將核發給外籍高科技人士的H-1B簽證費大幅調漲至10萬元,使得持有H-1B簽證的中國人忙著返回美國,導...

H-1B簽證費暴漲/以防萬一 律師:非必要勿出境

川普政府20日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在明年抽籤輪次,企業需為H-1B申請人支付10萬元單次費用,持該簽證入境者若未出示繳納收...

台灣是美國H-1B簽證第7大來源國!傳南韓擬向美爭取固定配額

美國川普政府近日大幅調漲H-1B簽證費用至10萬美元,引發高科技產業及海外專業人才恐慌。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

美H-1B簽證新規重點一次看!亞洲這國首當其衝 這些名人靠它起家

美國川普政府19日突然簽署行政命令,將H-1B簽證申請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新規自美東時間21日凌晨起(台灣時間21日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