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電急搶修!北市大安區365戶傍晚突停電 11戶深夜這時才復電

高雄豪宅傳流血衝突「保全持剪刀猛刺」 1男1女濺血送醫急救

大陸為何讓步?CNN分析習近平用TikTok當籌碼「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大陸為何讓步?CNN分析習近平用TikTok當籌碼「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短影音平台TikTok標誌和美國、中國大陸國旗示意圖。路透
短影音平台TikTok標誌和美國、中國大陸國旗示意圖。路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分析,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通話雖未敲定短影音平台TikTok在美業務出售協議,但習近平確實暗示贊同該計畫,前提是這符合北京利益。

北京願意在TikTok問題合作,乍看是急遽翻轉多年來拒絕放棄TikTok控制權的態度,但幾位分析家說,中國領導高層不是屈服川普壓力,而是利用受到川普和眾多美國人珍愛的TikTok當籌碼,以獲得其他更重要讓步。

中國領導層深知川普希望TikTok繼續在美運作。川普在第一任期曾展開旨在關閉TikTok的作為,但自1月回任以來已4度延長TikTok「不賣就禁」寬限期,認為該APP幫助他在去年總統大選贏得年輕選民支持

香港大學助理教授Brian Wong說,鑒於川普態度180度轉彎,且現在取得TikTok所有權的興趣顯然受到政治私利驅使,該APP對中國政治建制派的重要性,遠不及對「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核心人士,北京很可能巧妙利用該APP獲得讓步。

他說,這些讓步可能包括美國放寬半導體出口管制、中國資本進入美國等方面的投資限制,以及美國對中潛在關稅,「簡單說,中國政府已將TikTok問題當籌碼,確保在其他政策領域獲得更有利讓步」。

專家也說,北京願就TikTok合作,展現其在應對川普善變和美中關係波動的彈性。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說,以往北京對TikTok「強迫出售」置評時,外界對川普2.0的美中關係觀感負面,但此背景已有顯著變化,現在北京看到改善與美關係的機會,TikTok突然從「原則問題」變成可談判,「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另外,TikTok交易一個關鍵癥結在於該APP人工智慧(AI)推薦演算法的命運。根據中國官員、官媒對本周中美在馬德里達成框架協議的評論,北京似乎有意保留作為TikTok寶貴資產的演算法所有權,但這也令人疑問,此安排如何符合美國對TikTok所訂法律;該法明確排除任何「內容推薦演算法運作」相關合作。

總部在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聯合創辦人羅傑說,據他從北京方面了解,關鍵問題一直是關乎演算法和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智慧財產;演算法向來是中方紅線,出售該技術被北京視為不可接受。

在北京的經濟學教授、中國商務部顧問崔凡(Cui Fan)說,TikTok的技術出口是受限而非遭禁。崔凡在川習通話前的社群媒體貼文說,中國政府可能審查並發放技術出口許可證,以允許字節跳動授權TikTok使用這些技術。

APP TikTok 北京 美國 川普 川習 關稅 習近平 美中關係 字節跳動

延伸閱讀

從搶劫到雙贏 紐時:中國以TikTok換更多談判空間

拒絕起訴川普政敵 美聯邦檢察官不堪壓力請辭

川習熱線相約 APEC 再相會 總統府:繼續與美方保持密切聯繫

英王國宴招待川普幕後 美特勤試吃所有餐點與英御廚爆衝突

相關新聞

大陸為何讓步?CNN分析習近平用TikTok當籌碼「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分析,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通話雖未敲定短影音平台TikTok在美...

川習通話達成TikTok協議 大陸商務部發聲「尊重企業意願」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大陸達成TikTok協議。大陸商務部20日表示,中方在TikTok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楚的,大陸政府尊重企...

台灣問題在川習通話中消失?學者:可能是這個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九日通話,北京方面釋出的通稿以及美方目前釋出的消息,皆並未提及台灣議題,引發關注。對此...

美中關係安穩了?川習通話後有望APEC會面 陸學者:進入打打談談階段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再次通話,川普稱將與習近平在APEC峰會會面。中國學者吳心伯分析,美中「可能要進入元...

川習3次通話 BBC:美中元首電話外交真能奏效?

2025年以來,中美元首的互動主要靠電話維繫。英國BBC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進行三...

川習通話 美學者:解決美中經濟問題仍是漫漫長路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美學者分析,通話主要目的是確保兩人都支持短影音平台TikTok協議,但距離解決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