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通話解讀:象徵性多於實質 TikTok與出口管制仍懸而未決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晚間通話,引發各方解讀。專家指出,雙方仍未敲定TikTok交易與出口管制等核心議題,中方以拖待變、掌控談判節奏,美方尋求峰會進展。分析認為,此通話更多象徵性意義,為APEC峰會場邊會晤與明年川普訪華鋪路,但實質成果有限,反映美中競爭在經濟與科技領域的持續角力。
國際危機組織美中關係高級研究顧問韋恩(Ali Wyne)指出,這通電話為未來三場雙邊會晤鋪路:包括下月南韓APEC峰會期間、川普明年初訪中,以及習近平訪美的待定時間。通話顯示雙方仍有意探討雙邊合作以促進全球穩定,但TikTok交易尚未落實,中方強調華府若不解除單邊貿易限制,可能危及此前四輪貿易談判的進展。
防衛民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認為,峰會討論更多是中方策略,用以延緩美方行動並謀取豁免。中方在象徵性行動(如控制芬太尼流通)換取關稅、科技管制和台灣議題讓步的策略上頗為滿意。他指出,實際上是美方希望辦峰會,而中方可透過延長談判換取時間,測試美方軟肋。
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高級分析師楊威廉(William Yang)補充,中方希望美方先解除部分出口管制,特別是高階晶片領域,才能討論更多具體交付成果。關於TikTok,中方仍想掌控算法,押注美方最終會因輿論壓力讓步。APEC峰會場邊舉行雙邊會晤,顯示美方認為目前談判尚未成熟,川普也需要更多時間考慮潛在貿易協議。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總裁羅素(Danny Russel)指出,美方認為TikTok交易是通話中最接近實質的成果,但敏感的演算法控制問題未提及。下月APEC邊緣會晤及川普訪中延至明年,均未出現在中方新聞稿中,凸顯中方刻意低調,延緩承諾。
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主席克羅寧(Patrick Cronin)則認為,儘管領導人互動讓美中競爭趨於穩定,雙方暫時取得經濟緩衝與外交時間,但潛在大國競爭仍在暗潮洶湧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