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失智父走失尋獲已成冰冷遺體 林葉亭盼政府強化這2事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失智長者走失事件頻傳,本報今天推出陽光行動「失智迷航」專題報導,突顯失智長者一旦迷途,恐面臨多重風險。藝人、時尚造型專家林葉亭的8旬失智父親今年初走失不幸身亡,她感謝當時警消單位等力量協助搜救,但也盼政府加強監視器布建妥善率、推動專屬老人宅,應能減少走失憾事發生。
林葉亭回憶,父親林葉增從2018年開始出現失智症狀,當時在就醫確診之前,家人就觀察到父親有些異常,例如家人打電話回家時,問父親說「媽媽是出門嗎?」父親聽了回應「出去3天了」,大家覺得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母親明明才剛出門。
林葉增確診失智症後開陸續出現走失情形,林葉亭坦言,其實有過好幾次的紀錄,但父親多數在脫隊後,若走到熟悉的路就能走回家,但曾有次說要去上廁所就沒回來,大家心急如焚,沒想到父親竟一路步行走回山上住處,走到整個腳都流血了。
「爸爸走失走到天黑才回家,把家人都嚇壞了。」林葉亭說,家人在2年前替父親配戴藍芽追蹤器,為避免父親抗拒或丟棄,把追蹤器跟老人卡一起放在小袋子裡,跟父親說「這是要保庇平安的」,父親才乖乖待在身上,可循追蹤器定位找人。
未料2024年11月,林葉增身上沒帶著追蹤器就走失,這是林葉亭家人第一次報警。林葉亭說,家人也兵分多路出動尋找,從天亮找到天黑,直到午夜12時,妹婿終於在天母舊家附近的路邊看見父親身影,旋即打開車門,父親當時似乎已經累到直接跳上車,一看見妹婿還問說「你是誰?」那時距離他離家走失已相距16個小時。
「只好買更多顆追蹤器放在父親身上,小袋子、衣褲口袋都各放一顆。」林葉亭坦言,防走失的防護無法面面俱到,第一次走失後,老人協會曾發放愛心手鍊,但父親才戴了1天就拿著剪刀說要剪掉,還嚷嚷「這不是我的」,家人之間也認為沒有追蹤效果,所以未讓父親配戴,但決定多買幾顆追蹤器,並更加緊盯著父親動態。
然而,在今年農曆過年前,林葉亭父親再次從家中外出走失,這次卻再也回不了家。林葉亭說,當天家裡正在大掃除、粉刷房間,包括媽媽在內的一些家人都在家,媽媽曾叮嚀父親「下雨天,不要出去喔」,父親還應答保證「不會出去」,由於大家都各自在整理家裡房間,「就差了10分鐘」,一出來看就發現爸爸不見了。
林葉亭說,當天父親沒配戴追蹤器,大家趕緊外出找人,一路往山下找同時報警求助,未料調閱沿路監視器影像,才發現父親離家後其實是往山上走,這也讓家人自責錯過找人的黃金時間。父親走失了長達11天,最後在水池找到,已成冰冷遺體。
11天的陸空搜救過程,雖然最終盼到的是不幸消息,林葉亭還是很感謝警消等搜救單位的努力,還有許多網路、社群等素昧平生的力量,讓她感覺「非常有愛」。
林葉亭也回憶,父親晚年雖然失智,但其他健康狀況良好,醫師也曾誇讚他們把父親照顧的很好,父親四肢靈活喜歡出去走動,在外不會有慌張、無助的表情,「看起來不像失智老人,會過馬路,但只是忘記回家的路」,她從父親走失離開的經驗,也認為或許應讓父親居住在一個有管理員的環境,就能有多一層門禁的保障。
談到政府面對失智老人走失事件不斷,可如何精進?林葉亭說,在尋人過程中也發現到街道雖已經布建許多監視器,幾乎是天羅地網,但當時卻有部分攝影機有損壞情形,又可能牽涉到不同部門管理,需要花點時間協調申請,也盼全面盤點修繕。
林葉亭也建議政府可推動專屬的老人住宅,她有日本朋友的母親住在療養院,那裡的環境好、有人作伴,朋友也會每周去探望陪伴,長輩生活很快樂。她認為,讓有需求的長輩入住,不僅生活安心,也能有合適的環境能夠走動,或許是一件好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