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陽光行動/人走失防悲劇 愈早報案愈好

失智迷航層出不窮,許多失智長者失去方向感、判斷力,相關單位協尋時,也因難以用常理判斷患者行走路徑,尋人不易,往往需動員大批人力大範圍搜尋。警方表示,失智長者自理能力不足,有時尋獲已不幸因脫水、失溫或疾病未服藥死亡。
桃園市消防局復興消防分隊小隊長陳清淵曾接獲一個復興區角板山旅遊團求助,一失智長者在家人陪同下出遊,不慎走失,大面積救援三天,才發現長者跌落三公里外的山路旁竹林內,早無生命跡象。
「搜救失智老人,通常要面臨路徑、時間點的不確定因素。」苗栗縣消防局搶救科長曹春風說,因此需動員大批人力,大範圍地毯式搜尋。苗栗縣山城救難協會隊員湯富成表示,很多失智走失者最後在偏僻山溝,或茂密竹林、雜草叢中尋獲,令人匪夷所思。
今年七月,台中潭子一名失智多年的九十三歲阿嬤想走路回高雄老家,途中體力不支呆坐在路邊,路人發現後報案。員警在她衣服上的口袋發現家屬註記的聯絡方式,通知孫子到場,孫子說,阿嬤常忘記已搬離高雄十多年,固執地想回到老家,也不知台中到高雄有數百公里之遙,家屬防不勝防、疲於奔命。
失智走失案件,若未及時尋獲,可能釀成悲劇。前年五月,苗栗苑裡一名八十四歲婦人疑似因失智症離家,家屬原打算天亮後報案,但婦人被發現在清晨六時誤闖鐵道,遭列車撞擊身亡,事發地點距離住家約三公里,家屬想報案就已來不及。
警方坦言,很多家屬因怕麻煩或「不好意思驚動警察」,等真的找不到才報警,「其實提早報案是對的,愈早啟動系統,找到人的機率就愈高」。曹春風說,大多數家屬都是天黑後發現老人未歸家,才報請協尋,「最怕的是寒冬夜導致失溫或失足落水,第一時間未獲救,等到被尋獲時已身亡多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