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996台海危機期間 開啟台美高層對話」前資政丁懋時辭世 享耆壽99歲

于朦朧墜樓身亡5天!後事辦完母首發聲 親曝:非他殺是意外

奧斯卡得主勞勃瑞福過世享壽89歲 川普哀痛發聲「曾是最當紅影星」

影/高雄美濃大峽谷居民「攔轎申冤」 阿婆哭訴:報警都沒用

在大峽谷旁務農的阿婆腳上纏滿繃帶,因日前才因砂石車出入造成摔車受傷,報警都無效。記者巫鴻瑋/攝影
在大峽谷旁務農的阿婆腳上纏滿繃帶,因日前才因砂石車出入造成摔車受傷,報警都無效。記者巫鴻瑋/攝影

橋頭地檢署檢察長張春暉今天上午率隊前往「美濃大峽谷」會勘,目睹國土遭破壞,張春暉嚴厲譴責此不法行為,未料會勘離開時,地方美濃居民上前「攔轎申冤」,稱濫挖情況已2年多,還害居民受傷,報警都沒有用,甚至被員警冷嘲熱諷,請求檢察官徹查到底。

在美濃大峽谷旁種田的鍾姓阿婆哭訴「已經報警好多次了都沒有用」砂石業者都是趁天還未亮,就將砂石車開來此處盜採偷埋,回填的還是有刺鼻味的不明廢土「味道不是臭而已,而是會嗆人」,已經造成周邊嚴重農損,芭樂、香蕉只會長葉,根本不會開花結果,甚至即便長出果實,都長黑斑,根本無法銷售。

居民稱,大峽谷曝光前,因大雨曾造成大峽谷「懸崖」大崩塌,連一旁果園農田甚至道路都受波及地層下陷,砂石車壓毀柏油造成路面扭曲起伏,還造成民眾騎車路過摔傷,沒想到向派出所報案,員警竟冷嘲熱諷「馬路是大家都可以走的」。

據了解,此處的非法砂石業者全都是外地前來高雄美濃、屏東里港盜採,甚至可能有合法業者掩護非法的情況,居民早已反映多時、向不同單位檢舉卻都石沉大海,直到被新聞媒體報導後,政府才終於有動作,且砂石業者近日全部停止運砂石,讓居民能暫時喘口氣。

居民表示,這幾處砂石場每天清晨都能見到砂石車大排長龍,甚至出入口都有「小弟」圍事阻止居民關心。張姓居民透露,有好幾家砂石業者參與,這些業者都不是本地人,但不法行徑在地居民都知道,可是根本不敢說,只能看著廢土山越長越高、大峽谷越挖越深。

旗山警分局長王永吉見居民向檢察長「攔轎申冤」,急忙上前解釋,這些案子已經正在偵辦中,警方會將不法集團給繩之以法,沒想到居民馬上吐槽「你們抓只抓小的,大隻的你們都抓不到!」張春暉則向民眾保證「我們會認真去辦」。

旗山警分局說明,鍾姓陳情人反映砂石車壓壞道路,並導致她受傷案,旗山分局員警均有依規定受理,且並無對其冷潮熱諷,旗山分局已函報市府權責機關(經發局)處置,研判應係雙方認知不同所致。

高雄美濃大峽谷將農地挖得到處坑疤,居民控深坑內飄出刺鼻化學臭味。記者巫鴻瑋/攝影
高雄美濃大峽谷將農地挖得到處坑疤,居民控深坑內飄出刺鼻化學臭味。記者巫鴻瑋/攝影

農地 高雄市 美濃大峽谷

延伸閱讀

影/橋檢檢察長張春暉帶隊會勘美濃盜採坑洞 宣示為下一代不姑息!

高雄美濃盜採砂石案連環爆 集團性犯案…嫌犯「組織犯罪條例」收押

高雄美濃多處農地爆盜採砂石 案情擴大檢察官明將現勘採證

「美濃大峽谷」連環爆引藍綠政治攻防 網酸:越來越有名可收門票了

相關新聞

美濃居民「攔轎申冤」訴報警無用 高雄市警局嚴正澄清、否認吃案

橋頭地檢署檢察長張春暉今天率隊前往「美濃大峽谷」會勘,遇到在地居民「攔轎申冤」向張春暉陳情哭訴警方抓小放大、報警無用,對此高雄市警察局嚴正澄清「對盜採砂石與非法傾倒廢棄物者...

整理包/美濃大峽谷吵什麼?砂石盜採案牽動高雄市長選情 一文看懂始末

高雄市美濃區成功、新吉洋段多處農地及國有地遭盜採土石後回填營建廢棄物,留下至少4大坑洞宛如「大峽谷」。這起涉及非法挖土、廢棄物回填、土地權責與環境復育等多重問題的「美濃大峽谷盜採」爭議,不但牽動司法偵辦,政策落實與制度漏洞,還混雜了藍綠在高雄地方政治的攻防與角力,甚至可能影響2026年的高雄市長選舉。「聯合新聞網」為您整理有關「美濃大峽谷盜採」事件的始末、環境與爭議點、藍綠政治較勁,與後續制度面觀察,帶您快速掌握事件發展。

影/高雄美濃大峽谷居民「攔轎申冤」 阿婆哭訴:報警都沒用

橋頭地檢署檢察長張春暉今天上午率隊前往「美濃大峽谷」會勘,目睹國土遭破壞,張春暉嚴厲譴責此不法行為,未料會勘離開時,地方...

影/橋檢檢察長張春暉帶隊會勘美濃盜採坑洞 宣示為下一代不姑息

高雄美濃「大峽谷」農地盜採坑洞連環爆,檢警近日加強查緝不法,橋頭地檢署檢察長張春暉今早親自率隊會勘,強調目前檢方至少已掌...

美濃大峽谷案 檢方朝組織犯罪偵辦

高雄美濃農地盜採砂石案,議員前特助石麗君夫妻前天遭拘提,石女及巫姓丈夫昨各以100萬元、80萬元交保,王姓土地承租人則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