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席九三閱兵後 金正恩對外新政策浮現:聯手中俄牽制美日韓

Lulu嫁偶像!陳漢典宣布結婚 14年前「康熙互動」被讚命中註定

台灣寶可夢中心開賣10款新品!萬聖節皮卡丘登場 鐵粉驚訝:跟日本同步

Google高雄地圖出現「美濃大峽谷」新地標 網改成他和她的聯名諧音哏

有臉書粉專將Google Map地圖中改成「邁瑩大峽谷」。圖/翻攝自臉書社團「迷津黨中央黨部」
有臉書粉專將Google Map地圖中改成「邁瑩大峽谷」。圖/翻攝自臉書社團「迷津黨中央黨部」

高雄市美濃吉洋地區接連爆發盜採砂石遺留的巨大坑洞,引發外界撻伐聲浪,近日有網友在Google高雄地圖上標出「美濃大峽谷」新地標,有臉書粉專乾脆將其改為「邁瑩大峽谷」,狠酸大樹被砍成光電溜滑梯,可規畫「美濃和大樹」一日遊,不用去美國看了。

對於外界質疑公權力不彰,高市府經發局昨重申,市府整合各局處已啟動強力掃蕩巡查,如發現黑網圍籬等非農業設施立即強制拆除,全力打擊盜採行為,從源頭監管遏止不法,另方面也會持續促請中央加速土石採取修法、納入刑責。

有網友近日發現只要在Google Map打出「美濃大峽谷」5字搜尋,在高雄地圖上就會顯示出地標;有網友指,「不用親臨現場,光看照片就可以知道這景點媲美美國大峽谷,而且聽說現場出入口還有人守著(不知有沒有收費參觀), 但這地點我國防部已在今年6月公告為無人機禁航區了,是有沒有這麼巧合啊。

另有網友酸指,「最新世界奇觀,一生絕對不能錯過的極致景點,搭配爐渣米與光電魚套餐,讓妳有最奢華的享受,文化部指定贊助,最有民主價值的台灣景點」。

臉書粉專「迷津黨中央黨部」則將Google Map地圖改成「邁瑩大峽谷」,貼文指陳其邁和邱議瑩在高雄創造了世界景觀,身為高雄人一定要幫取一個霸氣的地名。

有網友回應指,台灣高雄創造出大峽谷,是世界奇觀勝過美國大峽谷。台灣人可以來此新景點一遊,高雄美濃除了客家油傘,還開拓觀光景點,農地竟然可以挖出邁瑩大峽谷,並建議網友可順道欣賞大樹砍伐出光電溜滑梯,到高雄美濃和大樹最佳景點一日遊,以後不用跑去美國看了!

有網友笑稱「可以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了」、「台灣又多了一個打卡觀光景點」「世界奇觀」「高雄觀光團早上~大樹爬禿頭山,中午~興達港看火球秀,下午~美濃健走邁瑩大峽谷」、「可以創造國際觀光資源」。

有網友發現只要在Google Map打出「美濃大峽谷」5字搜尋,在高雄地圖上就會顯示出地標。圖/取自Google Map
有網友發現只要在Google Map打出「美濃大峽谷」5字搜尋,在高雄地圖上就會顯示出地標。圖/取自Google Map

農地 高雄市

延伸閱讀

高雄美濃「大峽谷」違法盜採案 國土署:已增監測頻率

高雄增4例登革熱境外移入 2移工未通報罰管理人

影/空拍畫面曝光!大寮良田遭不肖業者堆置建築廢土 高雄市府將嚴辦

美濃「大峽谷」是廢止取締盜濫採土石方案造成? 經濟部:非事實

相關新聞

農地再爆濫倒廢棄物 高市府挨轟裝傻 陳其邁:嚴查嚴辦

繼美濃、大樹的農地與山坡地被盜挖土石濫墾、回填廢棄物後,高雄市大寮區及美濃區溪埔寮昨也傳出農地遭傾倒、回填營建廢棄物,案...

Google高雄地圖出現「美濃大峽谷」新地標 網改成他和她的聯名諧音哏

高雄市美濃吉洋地區接連爆發盜採砂石遺留的巨大坑洞,引發外界撻伐聲浪,近日有網友在Google高雄地圖上標出「美濃大峽谷」...

「密集巡查」高市府拍防美濃農地盜採砂石影片 她酸:以前都在睡覺?

高雄美濃區成功和新吉洋段多處農地和國有地遭盜採土石後回填營建廢棄物,留下至少4大坑洞宛如「大峽谷」,引發外界譁然;高市府...

【總編開箱】火光與荒原 當高雄只剩市長的震怒

從電廠爆炸到良田變廢田,南台灣的核心城市––高雄,這片土地近來頗不平靜。興達電廠的驚天一爆,使得附近居民在夜裡驚醒,寢食難安。高雄市農地近月來更是災難頻傳,從大樹光電場引發山林開發爭議;美濃吉洋里1公頃農地遭盜採砂石留下20公尺深的「人工湖」;大樹山區「光頭山」疑似回填廢棄物;再到鳳山良田遭人深夜傾倒廢棄物而寸草不生。大卡車日夜進出,高雄的農地正被一步步掏空、蠶食,變成財團與不肖業者的提款機。這一切不是孤立事件,曝露高雄市政府的監督失靈。

圖解高雄驚悚坑洞現場 濫倒濫挖集中這3區

繼美濃、大樹的農地與山坡地被盜挖土石濫墾、回填廢棄物後,高雄市大寮區及美濃區溪埔寮11日也傳出農地遭傾倒、回填營建廢棄物,案件連環爆,市長陳其邁強調會嚴查嚴辦,防止類似事件重演。

高雄土方流竄農地…業者無奈:合法填埋場不足

高雄接連爆發農地遭盜採砂石回填營建廢棄物,凸顯營建廢棄物去化問題,高雄市府日前發函營建土石方業者,要求不得把收來的土石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