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冷眼集/農地再爆濫倒廢棄物 高市府治理失靈?選擇失明?

高雄美濃、大樹、大寮等國土破壞事件最近連環爆,從盜採砂石、非法掩埋,到山林遭大面積濫墾「剃光頭」,每件都怵目驚心,高市府也總是後知後覺,讓暖男市長陳其邁成了震怒市長。但民眾質疑,中央的國土署手握衛星變異點監測的「天眼」技術,國土破壞行徑卻要靠民間飛無人機揭發,是環境治理失靈,還是選擇性「失明」?
廢棄物破壞國土事件爆不停,讓外界驚歎「高雄怎麼了?」尤其在綠色執政、綠委選區內發生這些事件,市長陳其邁連表震怒已難平眾怒,在在顯示平時的環境治理螺絲掉滿地,尤其內政部國土署提供衛星變異點監測技術奧援,高市府也有自主的巡查機制,竟由民眾揭弊才知道農地被偷埋廢棄物、山林被剃光頭,這不是視而不見,就是監督機制失靈。
如今,高市府只能要求局處聯手檢調,地毯式密集巡查,工務局也發函營建土石方公會要求清運業者不得在農地倒土石方,看似雷厲風行的鐵腕,實則迴避土方廢棄物無處可去的痛點,以致建築業、清運業全跳腳。
本報去年底「國在山河廢」系列報導,點出營建土方與廢棄物去化困難,以致流竄山谷、農地等處,造成國土災難,行政院今年也拍板擴增土資場、載運車輛加裝GPS、電子圍籬稽查違法亂倒車輛等整套解方,何以高市府如此狀況外?
農地被填埋廢棄物,中央、地方都不能卸責。高雄正進入「大投資、大發展」階段,建案、捷運聯開案接續不斷,營建土方與廢棄物能否解決,考驗市府的治理能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