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美濃大峽谷案爆發後 高雄土資場全面停收營建廢土

美濃大峽谷農地盜砂衍生營造廢棄物流竄問題,近日高雄市府嚴格從源頭嚴格控管土方去化,全市12家土石資源處理場風聲鶴唳,暫停收取營造廢土,多處開挖地基的工地被迫停工,營造業者跳腳四處陳情。土資業者無奈說,「若有足夠公廁怎會想隨地大小便?」近年公共工程及住宅建案多,兩家合法土方填埋場已趨飽和,土方無處可去才在農地流竄,盼政府正視合法填埋場量能不足問題。
市府工務局統計,高雄近6年平均土方產出量446萬立方公尺,高雄土資場共12家,土方暫囤量𝟓𝟏.𝟒萬立方公尺、填埋量𝟑𝟖萬 立方公尺,土資場年處理量𝟏𝟐𝟏𝟕萬公尺。
美濃爆發農地盜採砂石回填廢棄物後,工務局9月8日發函給高市所有營建剩餘土石方業者,要求不得將收受之土石方傾倒至農地,載運土方的車輛要裝配GPS,保留遠端進場控制資料等。12家業者擔心受波及,全部暫停處理土方。
營建業者抱怨,高雄欠缺最終處理場,近日土資場不願意收土方,挖土工程不得不暫停,問題不解決,勢必影響工程進度。
「最近因為怕出事,大家不敢收土方!」高雄市營建剩餘土方資源處理公會理事長林瑞益指出,高雄12家土方處理場之中僅2家可填埋廢土,處理量能有限,再加上2家填埋場幾近飽和狀態,鄰近屏東縣處理場規模太小、機器設備不足,無法協助處理高雄廢土。
林瑞益說,經過處理場選洗的剩土無害無毒,會以產品方式賣給下游找掩埋去處,若無處可去,連帶影響中上游作業。此外,設置填埋場需要經過環評等繁複作業,大約需要4年時間,高雄縣市合併前,土方可用來回填低窪處或魚塭、上方再覆蓋良質土即可,而今政府不斷強調農地必須農用,營建廢土去處產生很大難題,盼市府出面協助覓地、擴大埋填量能。
工務局建管處強調,近6年營建餘土產出尚屬平穩。除填埋外,處理後之營建餘土尚可進行建築基地舖築等再利用,或農地種植使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