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具戰略意義 海軍萬噸級磐石軍艦泊靠太平島碼頭首曝光

客訴買到發霉月餅 微熱山丘道歉「停止生產並退費」

公式錯誤立法院要向國人負責 卓榮泰:行政院將修「可長可久新財劃法」

行政院邀集22縣市首長討論統籌分配款爭議。閣揆卓榮泰會後表示,立法院要為自己造成的錯誤,行政院要做的是建立可長可久的財劃法。他說「痛苦一年就好」未來會積極與地方討論修法。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邀集22縣市首長討論統籌分配款爭議。閣揆卓榮泰會後表示,立法院要為自己造成的錯誤,行政院要做的是建立可長可久的財劃法。他說「痛苦一年就好」未來會積極與地方討論修法。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邀集22縣市首長討論統籌分配款爭議。閣揆卓榮泰會後表示,行政院在覆議失敗後,已經沒有立場對錯誤的公式做任何動作。他強調,立法院要對自己造成的錯誤,向國人負責。他指出,行政院要做的是建立可長可久的財劃法。他說「痛苦一年就好」未來會積極與地方討論修法。

卓榮泰表示,大家都希望依照新版財劃法,討論將回歸地方自治的事權分配清楚,讓大家有所依循。卓榮泰比喻中央對地方的補助,一是錢包、一是公事包;錢包是地方新增加的財源,公事包中有財源、也有地方自治應辦事項和中央地方分別共同負擔事項。

卓榮泰強調,立法院在財劃法修法表決過程很倉促、沒有討論空間,他今年3月12日針對覆議案赴立院報告時,報告中清清楚楚寫著條文內容矛盾錯誤,很多餘數分配不出去。但這覆議被立法院否決,所以今天行政院沒有任何立場,針對錯誤的部分做任何動作。

他語氣激動地強調,立法院要對自己造成的錯誤,向國人負責,要進行修法,請立法院勇敢面對。他指出「公式不能解釋」,由於已經白紙黑字寫在條文中,無法透過行政解釋改變,行政院2月27日提覆議,就是希望給立院重新審視的機會,立法院已經否決行政院的責任和權力,立院對於這次的錯誤,必須自行負責解決。

卓榮泰說,行政院該做的是建立可長可久的財劃法,未來可以再邀集地方首長、主計人員,共同討論如何讓水平分配更合理,避免城鄉失衡、集中在工商大縣,避免只是用人口、土地改變整個台灣各縣市財政命運。對於現在財劃法造成的國家財政重大危機,唯有透過全盤修法才能解決。

卓榮泰說,公式計算錯誤是立法院要解決的問題,行政院也不是要解決明年的問題,行政院可以全面檢討再修正財劃法,如果要再修新財劃法一定要大家同意,過程一定要符合民主程序,討論一定要充分重視接受,才能提出長久之計。

媒體追問,行政院是否會將再修正「可長可久的財劃法」列為優先法案?是否和藍營執政縣市合作推動修法?

卓榮泰說:「痛苦一年就夠了」,不要明年再重複同樣的痛苦。他說行政院會嘗試任何協商、合作的可能性。行政院會主動積極參與、甚至發起協商的可能,重點不只行政立法兩院、中央地方充分溝通,不急促不倉促,但痛苦一年就夠了。

行政院 財劃法 立法院 卓榮泰

延伸閱讀

連江縣長王忠銘赴政院爭取財政補助 籲中央給予離島公平待遇

卓榮泰邀地方會商財劃法 楊文科:需要清楚的財政分工

卓榮泰邀地方會商財劃法 許淑華轟淪文字修辭課:沒誠意解決問題

卓榮泰會商財劃法 黃敏惠:盼公平分配統籌款、補助款不縮水

相關新聞

政院稱財劃法公式錯誤「345億無法分配」 盧秀燕揭盲點籲中央勿拖延

行政院今天邀全台22縣市首長赴政院開會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台中市長盧秀燕在會中重申日前藍白15縣市首長共同聲明的三大...

公式錯誤立法院要向國人負責 卓榮泰:行政院將修「可長可久新財劃法」

行政院邀集22縣市首長討論統籌分配款爭議。閣揆卓榮泰會後表示,行政院在覆議失敗後,已經沒有立場對錯誤的公式做任何動作。他...

苗栗國變天龍國!苗栗財政分級被中央躍升為第1級 縣府批:太離譜

苗栗縣政府今天下午參加行政院召開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及中央對地方115年度補助情形交流會議」,苗栗縣是全國唯一財政受中央控...

卓榮泰要立院為財劃法錯誤負責 李彥秀:只有指責沒有反省

行政院今邀集22縣市首長討論統籌分配款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在下午場會後表示,立法院要對自己造成的錯誤,向國人負責。國民黨...

財劃法爭議 徐榛蔚:中央屠刀已砍在人民身上

花蓮縣長徐榛蔚今天出席行政院財劃法座談會,會後在臉書發文,指賴清德總統說「屠刀不在綠營手上」,但事實是,新版財劃法尚未上...

基隆財政遠不如雙北 歲入比修財劃法前還少!邱佩琳喊話中央再考量

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今天代表市長謝國樑到行政院討論財劃法爭議,邱佩琳說,新法修正後,基隆統籌分配款雖然增加,但115年歲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