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檢方偵辦美濃大峽谷案 橋檢今拘提石麗君等3人

台北田徑場燈具「爆裂起火」嚇壞觀眾 苗博雅在場協助指揮疏散

籌款爭議…陳其邁喊朝野放下屠刀:誰犯錯就該誰解決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分兩批邀地方政府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議題,高雄市長陳其邁(中)會前發言 表達立場。記者邱德祥/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分兩批邀地方政府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議題,高雄市長陳其邁(中)會前發言 表達立場。記者邱德祥/攝影

統籌分配稅款爭議,行政院今天邀集22縣市首長開會討論如何解決。高雄市長陳其邁在會前表示,這是立法錯誤,問題在哪,就應該由產生問題的一方解決。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則說,統籌款爭議有錯誤公式入法、事權未釐清及城鄉不均等三大問題要面對,如今立法院即將開議,大家應該為國家做一件對的事情。

張惇涵在會前主動出面表示,立法院倉促修正通過財劃法,如今解鈴還須繫鈴人,卓榮泰院長分兩梯次邀請22縣市首長,有3項問題要面對,首先是錯誤公式入法,造成345億元統籌款分不出去。

其次是財劃法掏空中央4165億元,但是事權卻沒有妥善分配。張惇涵說,需要「補」所以才會有「助」,拿了錢就要辦事,這個問題應該要一起面對。此外,財劃法也擴大造成城鄉不均衡問題,如的營業稅計算方式,是擴大「讓汙染留在鄉村、錢卻交給大都市」的問題,加上人口、土地面積計算方式沒有妥善加權,讓富者愈富、窮者卻並未更有錢。

張惇涵強調,台灣2300萬國民,不分男女老幼、東西南北,都應該受到均等照顧,立法院即將開議,大家應該為國家做一件對的事情。

陳其邁批評,這是立法錯誤、草率修法造成的結果,問題在哪,就應該由產生問題的一方解決。

陳其邁說,財劃法立法初衷是希望健全地方自主財源,讓民選首長可以安排施政計畫。但這次修法顯然造成各縣市分配不公。他主張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和計畫性補助款等三項,總額試算結果應該不能比前一年少,才算公平。

他舉例,高雄市的統籌款雖增加258億元,但一般性補助和計畫性補助卻減少432億,總計反而少了173億元左右。他不滿表示,當初立法院修法,他沒機會講話,如今才有機會碰到台北市長蔣萬安,希望拜託大家都能將心比心。

陳其邁強調,朝野應該放下屠刀,立法院該修法就修法、行政院該試算就試算,朝野應該放下爭執好好地談,不然明顯的修法錯誤卻沒人要承認、沒人要改正,這不是民主笑話嗎?朝野領袖若不能坐下來解決問題,根本是愧對人民。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分兩批邀地方政府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議題,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會前發言 明行政院立場。記者邱德祥/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分兩批邀地方政府討論財政收支劃分法議題,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會前發言 明行政院立場。記者邱德祥/攝影

修法 行政院 立法院 張惇涵 陳其邁 財劃法

延伸閱讀

陳其邁批財劃法不公要立院快修法 羅智強嗆:應找卓榮泰收回成命

「美濃大峽谷」連環爆 大樹光電場里長批:陳其邁沒要選舉沒那麼認真

【重磅快評】淹水怪中央、氣爆推縣市 雙陳市長一脈相傳

看美濃濫採砂石 高市藍營議員批陳其邁:螺絲整個散掉

相關新聞

財劃法爭議 許宇甄:賴清德該制止卓榮泰欺壓地方

行政院昨分批與地方政府共商財劃法與事權等議題,最終定調新版財劃法公式錯誤,立院應自行解決。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政院可先...

陳其邁嗆「做過院長為何不修財劃法?」 張善政:藍綠都有責任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引發各縣市補助款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邀地方政府會商,有媒體報導高雄市長陳其邁在會中嗆聲張善政市長「...

財劃法座談嗆爆 蔣萬安:政院之前宣講忙什麼?大家心知肚明

行政院今邀集地方首長座談財劃法修法後,討論統籌分配稅款分配爭議如何解。台北市長蔣萬安會前已公開表示,中央用一紙公文刪減捷...

籌款爭議…陳其邁喊朝野放下屠刀:誰犯錯就該誰解決

統籌分配稅款爭議,行政院今天邀集22縣市首長開會討論如何解決。高雄市長陳其邁在會前表示,這是立法錯誤,問題在哪,就應該由...

財劃法公式錯誤 陳雪生提修法改分母:口水戰沒意義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今年分配地方統籌分配款出現爭議,有地方政府反映短少,行政院稱此為公式錯誤造成。國民黨立委陳雪生...

22縣市首長今赴政院討論財劃法 盧秀燕賣關子:下午的事下午再談

行政院今天邀請全台22個縣市首長赴政院開會,討論如何解決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以及地方補助款問題。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號召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