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重開羈押庭 張亞中:一再要求羈押超過應有底線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起開放參選人領表。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上午到北院聲援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並前往法院旁聽。他強調,法院的羈押條件應合理;若一再以不同理由及以心證羈押,已傷害到司法公義與人民對司法的信任。
張亞中指出,羈押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實際上遠遠超過一般坐牢。坐牢往往是經過完整審判程序,證據確鑿、罪責明確後,依法判刑執行;而羈押卻是在尚未定罪、甚至仍在偵審階段,就剝奪一個人的自由。這不僅是對個人權利的嚴重侵害,更是對「無罪推定」原則的衝擊。
張亞中表示,被羈押者不僅失去人身自由,還往往被「禁見」,切斷與家人、律師正常聯繫的權利;在社會觀感上,等同於先被貼上「有罪」標籤。這種制度一旦濫用,就會使羈押淪為「未經審判的刑罰」,比經審判確定刑責還要更嚴厲、更難以承受。
因此,張亞中說,羈押必須是「例外中的例外」,僅能在有確切逃亡或滅證危險,且沒有其他替代手段時,方可適用。若司法機關稍有輕忽,便以模糊、推測甚至政治化的理由羈押,不僅剝奪個人基本人權,更會導致社會對司法信任的徹底崩解。
張亞中表示,柯文哲被羈押已一年,他的相關案子已經被起訴,代表北檢已經充分掌握了所有「事證」,現在卻以若干不夠充分的寬鬆埋由,要求再羈押,實已超過應有的羈押底線。法律的基本要求是毋枉毋縱,法院的羈押條件亦應合理,而非模糊不清或擴大解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