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恭喜!婁峻碩新婚8個月當爸了 焦凡凡虧「這麼不小心」

拳擊世錦賽/係金欸!黃筱雯擊退美國女將奪生涯第3金

開羈押庭前過生日!應曉薇曬女兒 向「女婿們」喊話:兩個都不好追

柯文哲交保遭撤銷 法界:這4字讓被告很難證明「不會串證」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左)7千萬元交保裁定遭台灣高等法院撤銷,發回北院更裁,明天開羈押庭。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左)7千萬元交保裁定遭台灣高等法院撤銷,發回北院更裁,明天開羈押庭。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控貪汙等罪,台北地院裁定7千萬元交保,台北地檢署對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交保提抗告;台灣高等法院9月12日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裁,明天開羈押庭。法界人士指出,「串證之虞」目前實務上讓被告很難證明「我不會串證」。

曾在南部、北部以及法務部裡任職多年檢察官、主任檢察官的法界人士指出,依據刑事訴訟法第404條第1項,檢辯雙方可以提抗告的權利都一樣,就形式上來看都公平,但就結果來看,一定不對等;通常辯方對羈押裁定提出抗告,既然地院已將人押了,高院很少會放人。

但是檢方提抗告,代表被告已經交保,人在外面,依據羈押三要件,現在逃亡之虞可以用電子監控、重保方式來取代,但是串證呢?法界人士說,如今科技發達,所謂串證之虞,不論用視訊、傳訊、社群媒體或雲端聯繫,被告確實有各種方式可能接觸、示意證人,也讓被告無法防禦。

也就是說,只要檢方以被告有串證之虞聲請羈押,被告即使保證「我不會串證」,但被告實際很難做什麼事來取信院檢,導致這個羈押理由目前「無解」;因此,即使地院裁定交保,高院往往就會依據檢方所指串證之虞,覺得地院應該要再考量說明清楚,撤銷發回。

法界人士認為,在偵查中的羈押理由,起訴後、進入審理階段時,應不能再以同樣理由聲請羈押;法院審理期間,就是看檢方、辯方如何提出證據,即使證人在法院改變說法,跟偵查中講的不一樣,那個證詞比較可採,應由法院自行裁量取捨。

因此,他認同學者所提出的刑事訴訟法應該修法,即案件移審法院後,被告經法官訊問後裁定保釋時,檢察官不得聲明不服,同時限制檢察官關於羈押裁定的抗告僅得一次;更應好好探討「審理中的羈押有沒有必要」,簡言之,這個制度仍有精進的空間。

執業已22年的德益法律事務所所長、律師黃仕翰指出,檢辯雙方對於法院裁定可以提出抗告的權利都一樣,可以提抗告到高院駁回為止,形式上看似平等;但檢方有調查權,強大的調查資源,在這樣的基礎上,是天生權力不平等。他認為,檢方抗告應有其限制。

黃仕翰表示,就被告來說,對於法院羈押裁定的救濟途徑、次數,就實際結果而論,是不公平的,已經裁定羈押的被告,很少獲得高院撤銷;但羈押是對於人身自由重大侵害的強制處分,制度設計應該要更完善,應更加保障被告的救濟抗告權利,並適度限縮檢方的抗告權。

柯文哲

延伸閱讀

陳珮琪揭柯文哲臀部傷口 5招有效預防壓瘡發生及惡化

柯文哲明重開羈押庭 他獻計北院「這樣做」維持原裁定

再陷司法風暴?柯文哲明重開羈押庭 江和樹怒批綠營:糟蹋阿伯

柯文哲重開羈押庭 小草明10時北院外聲援 白議員籲:保持理性

相關新聞

徐國勇重砲回嗆黃國昌:亂說故事 有病不醫的壞習慣要改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稱賴清德總統找「府院黨三巨頭」討論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交保案,並點名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行政院長卓榮泰有無...

柯文哲明開羈押庭 律師:若高院一再撤銷地院裁定 可能形成這觀感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控貪汙等罪,台北地院裁定7千萬元交保遭台灣高等法院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裁,明天上午10時...

開羈押庭前過生日!應曉薇曬女兒 向「女婿們」喊話:兩個都不好追

北市議員應曉薇因涉入京華城案,羈押超過一年上禮拜以3000萬交保,檢方抗告成功,北院明將重開羈押庭,今天是應的61歲生日...

柯文哲交保遭撤銷…抗告權引討論 律師:高院應自為裁定別變無限抗告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控貪汙等罪,台北地院裁定7千萬元交保,台北地檢署提抗告;台灣高等法院撤銷原裁定,發回北院更...

北院明重開柯文哲羈押庭!小草將到場外聲援、北市出動40警維安

京華城案被告柯文哲、應曉薇聲請具保停押獲台北地院裁准,北檢抗告成功,北院合議庭明早重開羈押庭。外傳柯文哲支持者「小草」們...

柯文哲交保遭撤銷 法界:這4字讓被告很難證明「不會串證」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控貪汙等罪,台北地院裁定7千萬元交保,台北地檢署對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交保提抗告;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