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尼泊爾總理請辭!社群禁令引發反貪腐示威 延燒第2天19死百人傷

民眾黨兩個太陽之爭?柯文哲私下打算曝光 黨務仍由黃國昌處理

吃錯幾十年?全脂、低脂牛奶哪個好 哈佛教授給解答「重點是跟誰比」

柯文哲砲轟檢察官什麼都查不到 北檢:將盡速提起抗告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右)。記者陳正興/攝影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右)。記者陳正興/攝影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交保,砲轟台北地檢署一年什麼都沒查到,7分鐘發言2度提及總統賴清德為什麼要讓整個國家變得四分五裂。台北地檢署晚間回應,嚴正駁斥柯文哲發言企圖誤導輿論、混淆視聽,將盡速依法提起抗告。

台北地檢署說,針對柯文哲具保後言論,嚴重誤導事實、混淆視聽,嚴正聲明如下:

一、 京華城等案柯等人之犯罪事實與涉案證據,均經檢察官於偵查中依法取得人證、物證及書證,並詳載臚列於3冊共894頁的起訴書中,在審判期間,亦經檢察官積極聲請調查證據,對相關證人實施交互詰問,依法善盡舉證責任。本案起訴後,歷經法院裁准羈押及3次裁准延長羈押,法院裁定理由均一致認定柯姓被告涉犯貪汙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罪、主管及監督事務圖利罪、刑法公益侵占罪及背信罪等罪嫌,犯罪嫌疑重大,故柯姓被告今日指摘 「請問檢察官,你們查了一年到底查到什麼?什麼都沒查到」、「就是這幾個檢察官,把中華民國的司法社會信任度全部摧毀掉」云云,顯然悖於事實,且企圖誤導輿論、混淆視聽,應予嚴正駁斥。

二、 本案檢察官已依法起訴並在法庭上善盡舉證責任,被告是否有罪,應由法院依法審酌判斷認定。本署呼籲外界應尊重法院獨立判斷之純淨空間,切勿透過媒體放話帶風向,企圖影響輿論干擾審判,而斲傷司法公信力。

三、 針對法院裁定柯姓、應姓被告具保停止羈押一案,本署將儘速依法提起抗告。

柯文哲今在約7分鐘公開談話,2度提及總統賴清德,「不要像賴清德那樣,讓台灣四分五裂」、「為什麼要讓整個國家變得四分五裂,賴清德你好好想一想吧!」,更砲轟此案「檢察官是很重要的因素」、「這幾個檢察官就把台灣社會的司法信任度摧毀掉」。

柯文哲恢復自由身後,站在北檢、北院門口直指,此案金流包含他和妻小共5人的的帳戶,從國內被查到國外,銀行保險箱打開看、USB也被查有無虛擬貨幣冷錢包,質疑「請問檢察官你們查了一年到底查了什麼?什麼都沒查到」。

柯也稱,公務員作證京華城案過程是合法的、照程序走、沒有長官指示,質疑檢察官不是市政專業、也不是都市計劃的專家,為何所有公務員都說是合法的,你們檢察官說是不合法的?

台北地方法院今年9月5日裁定柯文哲7千萬元交保,陳佩琪在5日、8日以柯家人的錢湊齊高額具保金,柯文哲下午2時許辦保完畢獲釋,在陳佩琪陪同下回新竹老家。

司法 柯文哲 檢察官 陳佩琪

延伸閱讀

柯文哲交保回新竹老家 晚間趕回台北家「打卡」

影/柯媽不捨!柯文哲回新竹老家原訂傍晚6點20分離開 拖到7點才走

柯文哲稱羈押「1年未見陽光」 北所:有供保健所需光線

柯文哲回新竹第一口不是豬腳麵線而是「它」 高虹安也一起吃

相關新聞

聽媽媽的話!柯文哲原預計明天祭拜柯爸 卻因鬼月習俗取消

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弊案,羈押禁見1年昨終於交保。胞妹柯美蘭昨表示,預計周三去祭拜父親柯承發。不過...

柯文哲重出江湖撼政局…學者:白2026若有斬獲 2028非藍說了算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在被羈押一年後,本周一交保暫獲自由,牽動未來政治局勢。學者認為,柯文哲短期內不會頻繁參加政治活動,因不...

羈押一年交保…柯文哲「踩瓦片」去霉運 網紅:這是婚禮專屬儀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近一年,昨(8)日以7000萬元交保返家,他返抵新竹老家時跨過火爐、踩碎瓦片,祈求去除穢氣,引發討論。曾拍攝婚禮錄影超過10年的網紅「鬼才阿水」直言,踩瓦片其實是婚禮專屬儀式,若是出獄想要去除霉運,傳統上僅有過火爐。

沒有兩個太陽…柯文哲組法務小組專心司法 黨務黃國昌處理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遭羈押近一年,昨以7000萬元交保,小草喜迎柯文哲出看守所,支持者社群也傳出柯文哲2028...

臉書發文再喊絕不屈服 柯文哲應訊返家笑問:便當在哪?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上午赴北院應訊,庭訊中午結束後他返回住家。柯稍早發臉書,在今日律師界感謝3位委任律師,並指檢方先射箭...

今不批檢察官! 柯文哲對捲弊案委員「遞橄欖枝」:辛苦你了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弊案昨天交保,台北地院今傳喚時任都委會的文化大學教授徐國城作證,徐的證詞評價兩極。徐捲進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