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相驗結果曝光!澄清湖畔車禍釀母女2死 網揭肇事蔬果公司是違規累犯

拒「台灣護照」買國際線大轉彎 春秋航空客服改口:已恢復正常

500盤2025/晶華軒獲14盤締造三連霸 全台322間餐廳得盤創新高

蘇花公路防災升級 台鐵設51支攝影機、6處聯防邊坡落石

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指出,台鐵在崇德至和仁段設置51支攝影機,全天候監控狀況。記者王思慧/攝影
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指出,台鐵在崇德至和仁段設置51支攝影機,全天候監控狀況。記者王思慧/攝影

台9線蘇花公路崇德至和仁路段受去年403強震影響,每逢大雨常發生土石流或坍方造成道路中斷,為強化防災工作,台鐵公司除了設置51支攝影機外,與公路局與林保署、水保署合作,在6處災點聯防建立即時通報系統,若上游與量變多或發生土石流,第一時間通知下游單位因應,降低交通中斷風險。

由於強颱樺加沙來勢洶洶,交通部長陳世凱、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今天南下,前往崇德段164.5公里及161.3公里兩處災點,視察復建工程與防颱整備情況。

馮輝昇表示,每逢颱風來臨前,台鐵都會加強清淤,擴大通洪斷面,崇德至和仁路段相關清淤工作已陸續完成。台鐵與林保署、水保署及公路局共同建立聯防群組,只要上游雨量過大或災情發生,就會即時通報,列車可立即採取慢行或停駛措施。

在監測設備部分,台鐵在崇德至和仁段設置51支攝影機,其中包括23支落石自動告警系統與28支人工監看鏡頭,全天候監控狀況。另參考公路局與高公局經驗,在K45、K51、K56三處易坍方路段加裝高尾桿攝影機,避免因淹水或掩埋導致設備失效,也能360度掌握周邊環境。

馮輝昇指出,台鐵短期將透過假隧道、明隧道工程、降挖箱涵及取消橋墩等措施,增加通水斷面,提升抗災能力;中期則將配合「宜花東及南迴鐵路安全防護改善計畫」,進一步強化災害路段的行車安全。台鐵也與中央氣象署合作,建置雨量監測系統,當雨量達到每小時50毫米,會即時比對水位與監控影像,判斷是否需要慢行或停駛。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表示,164.5公里處鐵道下方的排洪箱涵改建,由原本3公尺擴大為公尺版橋,以增加排洪能力,下游也調整洩洪坡度,讓土石流能迅速導入海中;161.3公里處的箱涵工程,目前進度已達21.38%,預計明年完工,屆時將大幅提升鐵公路系統的整體防災韌性。

蘇花公路崇德段164.5公里處鐵公路鄰近,下大雨易因土石流導致路線中斷,公路局與台鐵公司將透過改善箱涵大小及洩洪坡度,讓土石泥流能流入海裡。記者王思慧/攝影
蘇花公路崇德段164.5公里處鐵公路鄰近,下大雨易因土石流導致路線中斷,公路局與台鐵公司將透過改善箱涵大小及洩洪坡度,讓土石泥流能流入海裡。記者王思慧/攝影
台9線蘇花公路崇德段161.3公里處建置箱涵工程,預計明年完工。記者王思慧/攝影
台9線蘇花公路崇德段161.3公里處建置箱涵工程,預計明年完工。記者王思慧/攝影
台鐵公司在鐵路K45、K51、K56等3處易坍方或土石流路段設立攝影機,監控路線狀況。。記者王思慧/攝影
台鐵公司在鐵路K45、K51、K56等3處易坍方或土石流路段設立攝影機,監控路線狀況。。記者王思慧/攝影

樺加沙颱風 颱風

延伸閱讀

樺加沙颱風逼近 陳世凱:確保北迴鐵公路暢通與安全

強颱樺加沙影響 翡翠水庫控留37%庫容防災

《鬼滅之刃》現身桃消富岡分隊!消防家庭日熱鬧同樂推防災

颱風樺加沙逼近!蘇花大清水隧道鋼板破損 公路局急修補

相關新聞

強颱「樺加沙」來襲花東山區恐現超大豪雨 台東大雷雨至晚間6時

中央氣象署今表示,第18號颱風「樺加沙」及其外圍環流持續影響台灣,各地陸續出現短延時強降雨,今夜至明日花東及南部山區將進...

樺加沙颱風強降雨…花蓮堰塞湖發紅色警戒 1800餘戶、逾6000人急撤避難

受樺加沙颱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預估花蓮縣山區累積降雨量將達500至800毫米,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恐達到壩頂溢流,花蓮3鄉鎮...

強颱樺加沙逼近 恆春半島午後出現雨勢嚴防巨浪

強烈颱風「樺加沙」逼近,預估9月22至23日影響屏東最顯著時段,恆春半島沿岸防6米高巨浪,針對沿海及離島地區,恐出現10...

樺加沙颱風逼近 三地門鄉舊大社強制撤離

強烈颱風樺加沙逼近,屏東縣三地門鄉舊大社部落7月歷經颱風與0728豪雨,通往大社舊部落屏專六道路仍未修復,舊部落持續出現...

強颱樺加沙巔峰 賴總統:全台都不能掉以輕心

中央氣象署22日發布強烈颱風「樺加沙」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部分地區強風豪雨,賴清德總統下午前往「樺加沙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

強颱樺加沙來襲 卓榮泰:花蓮風災區以最高標準撤離

中央氣象署22日發布強烈颱風「樺加沙」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部分地區強風豪雨。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往「樺加沙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