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公路防災升級 台鐵設51支攝影機、6處聯防邊坡落石

台9線蘇花公路崇德至和仁路段受去年403強震影響,每逢大雨常發生土石流或坍方造成道路中斷,為強化防災工作,台鐵公司除了設置51支攝影機外,與公路局與林保署、水保署合作,在6處災點聯防建立即時通報系統,若上游與量變多或發生土石流,第一時間通知下游單位因應,降低交通中斷風險。
由於強颱樺加沙來勢洶洶,交通部長陳世凱、台鐵公司總經理馮輝昇今天南下,前往崇德段164.5公里及161.3公里兩處災點,視察復建工程與防颱整備情況。
馮輝昇表示,每逢颱風來臨前,台鐵都會加強清淤,擴大通洪斷面,崇德至和仁路段相關清淤工作已陸續完成。台鐵與林保署、水保署及公路局共同建立聯防群組,只要上游雨量過大或災情發生,就會即時通報,列車可立即採取慢行或停駛措施。
在監測設備部分,台鐵在崇德至和仁段設置51支攝影機,其中包括23支落石自動告警系統與28支人工監看鏡頭,全天候監控狀況。另參考公路局與高公局經驗,在K45、K51、K56三處易坍方路段加裝高尾桿攝影機,避免因淹水或掩埋導致設備失效,也能360度掌握周邊環境。
馮輝昇指出,台鐵短期將透過假隧道、明隧道工程、降挖箱涵及取消橋墩等措施,增加通水斷面,提升抗災能力;中期則將配合「宜花東及南迴鐵路安全防護改善計畫」,進一步強化災害路段的行車安全。台鐵也與中央氣象署合作,建置雨量監測系統,當雨量達到每小時50毫米,會即時比對水位與監控影像,判斷是否需要慢行或停駛。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表示,164.5公里處鐵道下方的排洪箱涵改建,由原本3公尺擴大為公尺版橋,以增加排洪能力,下游也調整洩洪坡度,讓土石流能迅速導入海中;161.3公里處的箱涵工程,目前進度已達21.38%,預計明年完工,屆時將大幅提升鐵公路系統的整體防災韌性。
▪️強颱樺加沙未來12小時最顛峰 粉專:北基宜沿海風力恐近放假標準
▪️樺加沙追平去年重創海南島的摩羯颱風 吳聖宇:怪物等級的颱風
▪️樺加沙颱風影響 台鐵中午12時後南迴線停駛
▪️大型強颱樺加沙穩居今年風王 吳德榮:今起慎防強風致災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