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5縣市長滿意度出爐!綠營4席退步 黃偉哲首度掉入衝刺組現警訊

監視器拍下最後身影!台中女大生被砍10多刀慘死 警方查出凶嫌身分

獨/冷血弒親!勒斃妻子、岳母、3歲繼子還棄屍 三重男遭重判死刑

台灣目標提高無人機生產規模 專家:關稅恐成阻礙

烏克蘭成功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取得豐碩戰果,目標每年生產400萬架無人機;台灣也想提高無人機的生產製造,不過有專家指出,美國的對台關稅有可能弱化台灣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阻礙台灣無人機擴大生產規模。(路透)
烏克蘭成功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取得豐碩戰果,目標每年生產400萬架無人機;台灣也想提高無人機的生產製造,不過有專家指出,美國的對台關稅有可能弱化台灣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阻礙台灣無人機擴大生產規模。(路透)

烏克蘭成功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取得豐碩戰果,目標每年生產400萬架無人機;台灣也想提高無人機的生產製造,不過有專家指出,美國的對台關稅有可能弱化台灣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阻礙台灣無人機擴大生產規模。

烏克蘭成功運用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以小博大,已經成為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不可或缺的戰力,烏軍近日更出動大批無人機,成功打擊俄國的基里希煉油廠。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近日表示,俄國的裝備損失至少有23%是受到烏軍無人機的攻擊;烏克蘭官員則稱至少70%的成功襲擊來自於他們的無人機。

烏克蘭的無人機工業現在已可以每月生產20萬架各型無人機,未來目標要達到年產量400萬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年6月,甚至估計烏克蘭的無人機年產量有潛力達到800萬架,只不過缺乏相應的資金。

台灣致力於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也希望能夠擴大無人機的生產規模,航空周刊編輯傅長壽(Matthew Fulco)引用數據指出,台灣今年前4個月生產不足4千架無人機,指台灣的無人機產業才正要啟動。

而根據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的研究,雖然台灣目標在2028年前每年生產18萬架無人機,但台灣近一年實際產量仍不足1萬架。

傅長壽也點出,目前台灣被美國額外課徵20%的關稅,雖然比印度低,但仍高於同樣致力於無人機市場的日本和南韓,台灣應該密切關注是否能夠獲得豁免;傅長壽也表示,美國232關稅雖然據說是瞄準中國的無人機,但川普政府也不斷提到希望在美國生產製造。

美台商會副會長馬珞丹(Lotta Danielsson)表示,台灣的國內無人機市場相對較小,導致每一架的無人機的成本更高,必須藉由擴大海外市場來擴大生產規模;她指出,如果成本價太高,就很難在價格上做競爭,就更難提高規模。

馬珞丹也表示,雖然賴清德總統支持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他還沒有看到一個戰略願景,以及全政府的投入,包括稅務誘因、鼓勵研發、投資大學研究訓練、建立公私合作、保護相關企業免於中國制裁等。

關稅 川普 無人機

延伸閱讀

港無人機長洲送藥 1小時縮為20分鐘 明年首季擬試載人

羅馬尼亞領空遭俄無人機闖入 外長召見俄大使抗議

烏遭大空襲!川普擬對俄祭第2階段制裁 澤倫斯基批1事「讓普亭得逞」

澤倫斯基:烏克蘭使用武器近60%為國內生產

相關新聞

北北基桃聯合攜手產業因應美國關稅挑戰 台美城市商機媒合會今登場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基北北桃今天合辦台美城市商機媒合會,攜手產業面對挑戰。基隆市長謝國樑率團赴韓國,副市長邱佩琳代表出...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惠而浦舉報對手 低報售價避川普關稅

家電製造商惠而浦 (Whirlpool) 掀起新一輪競爭爭端,向川普政府舉報它的海外競爭對手大幅降低進口商品報價,藉以逃...

3500億美元投資美國生變? 韓媒:不如吞25%關稅

南韓中央日報15日報導,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創辦人貝克指出,即使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南韓輸美商品課徵的關稅從...

美用日本協議逼首爾就範? 學者:南韓不如吞25%關稅更划算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就韓美關稅談判進行細節討論訪美,但14日回國時沒有回答記者提問,顯示他與美國...

向中國加徵關稅以切斷俄羅斯石油收入? 美財長:歐洲先上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5日接受路透與彭博資訊聯合專訪時表示,除非歐洲各國對中國大陸與印度課徵高額關稅,否則川普政府不會單方...

關稅休戰可能再延!美中談成TikTok框架 川習周五通話推動貿易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15日)表示,自己將於周五(19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交談。根據在西班牙進行第四輪談判的中美官員表示,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