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南韓投資美態度動搖?韓媒:不如吞關稅

南韓中央日報十五日報導,美國智庫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創辦人貝克指出,即使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南韓輸美商品課徵的關稅從百分之十五調高至百分之廿五,南韓對美出口雖可能因此減少一二五億美元(約台幣三八一一億元),但總比為此付出必須投資美國三五○○億美元(約台幣十一兆元)的代價,對南韓更有利。
另外,對半導體等高技術產業,川普十四日說,希望外企能帶其專技人員赴美一段時間教育美國勞工生產製造的技能。他強調,不希望嚇走或打擊赴美投資的外企。
貝克提到,南韓為了守住前述的一二五億美元,即約南韓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點七,反而付出更高代價,與其這樣,不如用川普在美韓關稅談判中要求的三五○○億美元的廿分之一,即一七五億美元(約台幣五三三五億元)支持遭川普關稅戰波及的南韓企業及勞工。
南韓國內也有看法認為,目前該國外匯存底四一一三億美元,與其被迫對美投資三五○○億美元,乾脆就接受川普對南韓輸美汽車徵百分之廿五的關稅。
美國移民與執法當局四日對喬治亞州兩家南韓企業合資的工廠實施大規模移民突擊檢查,共抓捕約三百名韓籍勞工。
南韓總統李在明十一日直言,韓方對此深感錯愕困惑,恐對今後韓企直接赴美投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在評估海外設廠可行性時,韓企會更謹慎。
川普日前坦言,美國在電池領域欠缺專業人才,美國沒人真正懂電池,需找到引進外國專家協訓美國勞工的方式,讓美企能自行生產製造。白宮指稱,為此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商務部正研擬解套相關簽證問題。
川普十四日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表示,他希望這些企業能派其技術人員赴美一陣子培訓美國勞工生產特殊複雜的產品,逐步讓美國勞工接手後即可返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