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川普關稅打擊 美國製造和能源業招聘已踩煞車甚至陸續裁員

美國受貿易動盪折騰最深的產業已紛紛凍結人事,有的業者甚至開始裁員,導致美國勞動市場成長轉而停滯。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製造業、批發零售和能源等行業最近幾個月出現一波裁員潮,業者大多歸咎於美國總統川普大規模祭出的關稅措施不僅推升成本,也讓企業不敢貿然擴大營運規模。
在音樂圈小有名氣的吉他效果器製造商EarthQuaker Devices執行長羅賓斯(Julie Robbins)說:「這些關稅對像我們這樣的美國製造商而言只是拖累,毫無好處。這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稅負,妨礙我們招聘和成長能力,」
她表示,若要滿足需求,理想情況下應該再增加三到四名員工,讓EarthQuaker的員工總數超過目前的35人。但該公司實際上已形同凍結人事。
就業市場惡化,也讓經濟學家更加篤定聯準會(Fed)本周將啟動今年以來首次降息。Fed主席鮑爾上月曾表示,就業成長放緩可能抵銷川普大規模關稅政策帶來的通膨效應。
受川普關稅衝擊的貨品生產部門,成為上周公布的8月就業報告低落的主因。美國當月僅新增2.2萬個工作機會,招聘幾乎停滯。製造業減少1.2萬個職位,今年累計流失達7.8萬個。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採礦業8月減少6,000人,批發貿易業今年以來也已減少3.2萬人。
多家業者告訴金融時報,因經濟不確定性,對招聘採取觀望態度。
金屬加工公司Wyoming Machine執行長塔帕尼(Traci Tapani)說:「關稅變動的速度太快,政策反反覆覆,這種不確定性讓經營變得非常困難。我們現在採取的策略是遇缺不補。」
羅斯福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馬多維茲(Michael Madowitz)說:「製造業問題不在於勞力供給,而是需求放緩,再加上政策變來變去,至今仍未解決。」
上月,農業用機具製造業迪爾(John Deere)表示,關稅已讓公司在2025年付出3億美元成本,今年底前恐怕還會翻倍。該公司並在伊利諾與愛阿華州工廠已裁員238人。
美國石油產業是川普的重要金主,卻同樣深受關稅打擊:營收受挫,鋼品和設備成本上升,再加上原油價格下跌,壓力更大。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數據,今年1月以來已有至少4,000人離開石油業,創下2021年1月新冠疫情以來最快的裁員步調。後續還有數千人會被裁員,撤雪佛龍(Chevron)和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等美國大型石油公司又已宣布,將分別裁員最多8,000人和3,250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