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遭註冊商標 公路局曝「1原因申請」審核中未定案

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指出,交通部竟將「淡江大橋」註冊商標。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指出,交通部竟將「淡江大橋」註冊商標。聯合報系資料照

淡江大橋昨全橋合龍、橋面閉合,正式連結淡水端與八里端,預計明年5月12日正式通車,但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爆料,淡江大橋為公共建設,卻被交通部申請商標,增加文創使用困難。

對此,交通部表示,註冊商標是希望有品牌識別度,目前還在申請中,是否收費待正式通過再訂申請辦法,另也坦言,申請前沒想過要與新北市政府溝通,目前也沒提過。

淡江大橋2014年由由行政院核定後,分為3標推動。由於主橋橋型特殊,且施工位置位於淡水河口,受強風、潮汐及複雜環境影響,施工挑戰極高,致使2017年至2018年間共經7度招標流標。

後經檢討調整預算並提報修正計畫,於2081年11月獲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核定,計畫經費由154億元調整至212億元,其中主橋預算提高至125億元,才得以順利決標並於2019年正式動工。

2021年10月第1標與第2標率先通車,今天主橋段也正式完成合龍,預計2026年4月可達通車條件,整體計畫經費共230.38億元,其中新北市政府負擔85.66億元(含淡水捷運延伸線共構工程13.3億元),其餘部分則由交通部負擔72.37億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負擔72.36億元。

江怡臻指出,淡江大橋興建時新北市政府負責三分之一經費,但交通部將「淡江大橋」四字拿去申請商標,其範圍範圍包含印刷品、明信片、海報、包裝飲用水、影片製作、安排及舉行座談會、研討會、月餅、冰淇淋、車輪餅、海綿蛋糕、奶油餅乾等,大酸「難道以後民眾賣個車輪餅、蛋糕,上面印淡江大橋,都還要送交通部審查?」

江怡臻進一步說,淡江大橋為公共建設,卻被註冊商標,交通部把集眾人智慧和共同努力的公共建設,註冊為商標,增加文創使用的困擾,是不希望大家知道淡江大橋在台灣嗎?

對此,交通部公路局新工北分局主任工程司陳文信說明,當初會想要註冊是希望有一個品牌識別度,讓其可提高價值,確保公共建設的公共性,因此今年2月先提出「淡江大橋」4個字的文字商標註冊,4月再送圖示申請。

陳文信表示,註冊商標並非要做周邊,僅是提高品牌識別,未來若有商品需使用,可進行文創販售,公路局不會自己去做周邊商品,畢竟淡江大橋為全民共有公共財。

若蛋糕業者、車輪餅業者要繪製商標,是否支付授權金或須經審查?陳文信表示,至少要讓公路局知道該商品如何使用商標,但目前商標智慧財產局還在審查中,若有通過,再來訂相關申請辦法。

至於哪些不能使用商標?陳文信說,當初申請商標時有申請幾項類別,像是常用服飾、帽子、印刷品、馬克杯等,偏向紀念品商品。

由於新北市政府也有出資興建淡江大橋,事前是否與地方討論?陳文信坦言,沒有想過這件事,目前也沒有提過,但架設智慧財產局通過審查,還是可以讓新北市或其他機關在公共性及城市行銷推廣上都能使用。

淡江大橋

延伸閱讀

淡江大橋申請商標惹議...民代批非專利 公路局稱品牌識別

淡江大橋合龍 朱立倫:對人民有利就該不分朝野全力推動

新北淡水淡江大橋合龍儀式歷史里程碑 明年5/9通車

最後一塊拼圖!淡江大橋今合龍 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

相關新聞

淡江大橋遭交通部註冊商標 新北擬提異議

淡江大橋前天全橋合龍,預計明年5月通車,但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昨爆料,淡江大橋為公共建設,卻被交通部申請註冊商標,增加...

「夕陽不會被擋住」...淡江大橋絕美日落 最佳拍攝點曝光

淡江大橋昨(16日)完成合龍工程,預計明年4月達到完工水準、5月9日通車典禮、5月12日正式通車,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前往...

淡江大橋象徵中央地方合作 藍嗆綠刻意收割:幼稚到只有鬥爭

淡江大橋正式合龍,八里與淡水縮短15公里距離、每日可分擔2.5萬車流,成為北海岸重要交通樞紐與新地標。對新北市民來說,這...

淡江大橋橋型設計有考量 兼顧淡水夕陽美景

淡江大橋即將在明年通車,外界憂心會擋到淡水的夕陽美景。交通部公路局今天表示,當時會選擇單塔不對稱斜張橋的橋型設計,就是考...

淡江大橋遭註冊商標 公路局曝「1原因申請」審核中未定案

淡江大橋昨全橋合龍、橋面閉合,正式連結淡水端與八里端,預計明年5月12日正式通車,但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爆料,淡江大橋...

淡江大橋被交部申請商標 新北市府:若通過不排除提異議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爆料,交通部把「淡江大橋」四字拿去申請商標。新北市府副發言人陳柏翰證實,市府有收到公路局公文,市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