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學生活才7天…夜校女大生遭17歲前男友砍死 校方哀痛「未能實現夢想」

5車撞成一團!台88線高雄段事故嚴重塞車 現場一片狼藉2人受傷

台中沙鹿命案…男「44秒狠砍31刀」殺前女友 死者父母認屍不發一語

最後一塊拼圖!淡江大橋今合龍 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未來將可有效紓解關渡橋車流壅塞,提升淡水、八里與北海岸整體交通效能。

淡江大橋總經費高達230.38億元,由交通部、新北市政府及國土署共同出資。淡江大橋除規畫汽機車通行空間,同時設置寬敞的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並預留八里輕軌專用軌道位置。

淡江大橋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見證淡江大橋橋面正式閉合。交通部公路局表示,這是連結八里、淡水兩地的重要工程里程碑,象徵工程進度邁入最後關鍵階段,主橋全長約920公尺,主跨450公尺,為全球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完工後將成為國際矚目的新地標。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政府將於2025年跨年活動中,擴大規畫以淡江大橋為背景的煙火秀,當場誠摯邀請賴總統及中央長官共同出席,與市民一同迎接新年,淡江大橋將在煙火光影映照下成為國際矚目焦點。

侯友宜期許,淡江大橋是英國世界知名建築師札哈哈蒂設計,淡江大橋未來能夠比擬澳洲的雪梨大橋,未來以國際的地標建設,來讓台灣看見新北以外,也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淡江大橋預計2026年4月達成通車條件。為讓民眾能親自體驗大橋之美,未來將於通車前辦理藝術季活動,邀請大家走上橋面感受這項歷史建設。2026年5月通車典禮,更將邀請雲門舞集表演,結合文化藝術,共同見證這座新地標啟用。

公路局補充,預計今年12月完成鋪面工程及索力調整,確保淡江大橋結構安全。明年2月將完成景觀燈柱安裝,明年4月完成金屬護欄、防風柵、隔音牆及人行道等附屬設施,並在5月9日通車前完成淡江大橋在中試驗,確保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工務局長馮兆麟說明,淡江大橋完工後不僅能夠改善市民交通品質,連接淡水與八里兩岸,市府同時正在施作周邊「地區道路改善」工程,包括沙崙路鋪面更新、中正路二段51巷拓寬、金色水岸人行道延伸,透過多項配套措施,讓交通路網更加完善,完工後將是與淡江大橋相輔相成的交通效益。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記者江婉儀/攝影

淡江大橋

延伸閱讀

賴清德談新版財劃法「地方扛很多責任」 侯友宜提:希望事權分清楚

全球最長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淡江大橋今合龍

全國漁民節新北淡水登場 總統與市長表揚優秀漁民

侯友宜:新北捷運經費被卡90億 盼中央釐清事權分配

相關新聞

「最親民總統」紅布條之亂 公路局喊冤:多次與廠商溝通撤除

淡江大橋今早舉行合龍儀式,典禮場外掛有3面「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的紅布條,畫面曝光後受到熱議。主辦單位的工程團隊工信...

淡江大橋「最親民總統」布條引熱議 朱立倫:台灣不是北韓

賴清德總統今天參加淡江大橋合龍典禮,會場外卻一度掛著「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布條,在網路引發熱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

賴清德昔拋馬屁文化文字獄刪預算 王鴻薇:換位子換腦袋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日表示,今天一早民進黨敲鑼打鼓,側翼、粉專、黨公職等紛紛發文,還備註「在野黨不要來蹭」,就是要把淡江大...

新北淡水淡江大橋合龍儀式歷史里程碑 明年5/9通車

連接新北市淡水與八里區,國家重大交通工程「淡江大橋」,今天辦合龍儀式,新北市長侯友宜與賴清德總統共同見證工程重要里程碑,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淡江大橋是國家的重大交通建設,肩負起許多交通功能,這座大橋明年通車可以減少關渡大橋30%流量,也能分擔台二線,特別是竹圍這段17%的交通負載量,大讚淡江大橋不僅是交通建設,更是藝術品、世界級的重要建設。

淡江大橋合龍 新北議員批民進黨「造橋變造神」:當年阻擋建設

總統賴清德今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並強調該案為民進黨政府接力推動的重大政績。不過,新北市議員江怡臻痛批,「人民要的是交通...

國民黨:淡江大橋合龍見「賴式馬屁布條」 比北韓還北韓

賴清德總統今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現場斗大紅布條寫上「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遭國民黨批是「賴式馬屁布條」。民進黨澄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