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落網了!沙鹿情殺命案「17歲凶嫌44秒狂砍逾30刀」女大生血跡四濺喪命

對抗川普專業戶?紐時分析因為這些理由:大陸在貿易戰得以「不先低頭」

淡江大橋合龍現場掛「最親民總統」!網友酸以為在北韓 實際真相曝光

淡江大橋今舉辦合龍儀式,現場掛上多面「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布條。記者胡瑞玲/攝影
淡江大橋今舉辦合龍儀式,現場掛上多面「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布條。記者胡瑞玲/攝影

淡江大橋今舉辦合龍儀式,賴清德總統出席見證,但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偉杰在社群表示,現場看到超大紅布條「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是不是要列隊鼓掌歡迎國家領導,網友酸「不知道的還以為身處北韓」。

淡江大橋今舉辦合龍儀式。淡江大橋2014年由由行政院核定後,分為3標推動。由於主橋橋型特殊,且施工位置位於淡水河口,受強風、潮汐及複雜環境影響,施工挑戰極高,致使2017年至2018年間共經7度招標流標。

後經檢討調整預算並提報修正計畫,於2081年11月獲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核定,計畫經費由154億元調整至212億元,其中主橋預算提高至125億元,才得以順利決標並於2019年正式動工。

2021年10月第1標與第2標率先通車,今天主橋段也正式完成合龍,預計2026年4月可達通車條件,整體計畫經費共230.38億元,其中新北市政府負擔85.66億元(含淡水捷運延伸線共構工程13.3億元),其餘部分則由交通部負擔72.37億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負擔72.36億元。

陳偉杰在社群Threads發文表示,來參加淡江大橋的合龍,結果看到超大的紅布條寫著「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詢問大家他是不是要列隊鼓掌歡迎國家領導,並問大家怎麼看。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不知道的還以為身處北韓」、「這是北韓還是中共?」、「這布條太像中共了吧」,也有人表示,這是工信工程自作主張做的紅布條,但公路局、新北工務局的人都沒有阻止,現在新北工務局的人應該在瑟瑟發抖、這也應該是公路局史上最大公關災難吧。

記者現場發現,合龍儀式前有多面同樣的紅布條掛在周邊,但典禮結束後發現均被撤下來。而主辦單位工信工程也在官網發布澄清稿表示,針對網路流傳今日淡江大橋和龍典禮相關歡迎總統布條,此是工信工程自行懸掛,事前沒有通知主管機關,經機關發現後已立即移除。

工信工程表示,懸掛紅布條係為感謝本項工程是總統在行政院長任內大力支持,才得以順利開工。感謝賴總統以及後續幾任行政院長、行政團隊的支持,如今這項工程即將完工,造福淡水居民,這是地方樂見,更是全民之福。

工信工程表示,希望各界不要過度解讀,共同期待未來工程繼續如期如質進行,早日完工,以解決淡北地區居民交通問題。

賴清德 淡江大橋

延伸閱讀

淡江大橋合龍會場掛「最親民的賴總統」布條惹議 施工單位說明原因

淡江大橋全橋合龍! 施工水準「核電廠等級」陳世凱曝艱辛歷程

出席淡江大橋合龍 賴清德總統:新財劃法實施 地方要多承擔

淡江大橋今辦合龍儀式 交長陳世凱:明年通車將辦藝術祭5大活動曝光

相關新聞

國民黨:淡江大橋合龍見「賴式馬屁布條」 比北韓還北韓

賴清德總統今出席淡江大橋合龍典禮,現場斗大紅布條寫上「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遭國民黨批是「賴式馬屁布條」。民進黨澄清...

影/淡江大橋進入新里程碑 民眾揪拍橋體缺口夕照

淡江大橋最後一個鋼構節塊,編號「26B鋼橋節塊」,9月15日下午拖運到淡水河口運往大橋下,為隔日的合龍祈福儀式及最後的吊...

淡江大橋合龍!由新光鋼採購中鋼鋼材建造 本土鋼鐵支撐台灣基建典範

新北市淡江大橋16日合龍,全案是由新光鋼(2031)採購中鋼(2002)鋼材建造,展現本土鋼鐵支撐台灣基礎建設的成果,具...

【重磅快評】「最親民的賴總統」 馬屁文化大翻車

淡江大橋今天舉行合龍儀式,最吸睛的卻是「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布條,議員揶揄馬屁文化,網友狂酸「以為身處北韓」、「這...

最後一塊拼圖!淡江大橋今合龍 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

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5月完工通車,今天舉辦合龍典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未來將可有效紓解關渡橋車流壅塞,提升淡水、八里與北...

淡江大橋合龍掛「最親民總統」挨酸 民進黨:無聊的政治攻訐

淡江大橋今天舉辦合龍儀式,賴清德總統也出席典禮,不過現場出現「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紅布條,遭批還以為身處北韓。民進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