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地緣角力/美雖未入股 台積壓力仍在

台積電、英特爾與三星三強角逐晶圓代工版圖的賽局中,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不是為投資報酬,也不是基於產業競爭,而是為了中長期戰略目的。
美國政府與晶片製造廠英特爾(Intel)達成協議,將斥資89億美元取得英特爾約9.9%股權,美國政府打消以晶片補助款入股台積電、三星及美光等公司的念頭,意即晶片補助款換股案,只聚焦扶持純美系公司,讓台積及投資人暫時鬆一口氣。
美入股英特爾 台積好消息
長期研究地緣政治且熟悉半導體的專家分析,白宮半導體戰略,傾向要將敏感晶片拉到美國製造,入股英特爾,提升純美系晶片製造廠比重似乎是必要之策。英特爾獲美國政府入股,加上日本軟銀宣布斥資20億美元入股取得約2%,短期財務危機可解,甚至與台積電、三星在其半導體產業政策處於不同天秤上。對台積電反是好事一椿,一來台積電與英特爾糾纏不清的諸多傳言包括合資、技術合作及入股案等,不攻自破,國人擔心台積電成為「美積電」的疑慮,至少短期內也可消除。
數度加碼投資 川普仍不滿
不過,台積電後續壓力未除。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自作主張將台積電赴美投資金額喊出高達3000億美元,雖然川普宣布台積電等在美生產晶片廠商豁免100%晶片關稅,但預料台積電宣布在美投資雖增至1650億美元之多,還無法滿足川普的期待,台積電接下來恐怕還會被要求擴大在美投資。
半導體產業專家分析,地緣政治是近來企業經營重要課題。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與232調查半導體關稅後,投資美國已成必然之勢,企業須加快腳步,不能猶豫。
赴美設廠 川普施壓不會停
一位長期研究半導體地緣政治的專家分析,川普接見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後,宣布藉由將補助款入股英特爾,外界也聯想到川普政府可能循此模式入股台積電。美國商務部依「晶片與科學法」將核撥給台積電66億美元補助款,目前已核撥15億美元,要不要繼續補貼,川普不會看在眼裡,「他心中只想到如何讓台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這才是他最想要的!」台積也寧可不要這些補貼,也要力抗美政府入股。
了解川普戰略,就會知道他對台積電施壓不會停,例如最近通知台積電取消南京廠「驗證後最終用途」(VEU)授權只到今年12月底,就是要逼台積電上談判桌。此外,美國極力要拉開與中國科技差距的AI大計畫,要求台積電若要參與,即必須成為一家純美系公司。
在關稅之後,還有更可怕的招數。例如台積最擔心也最不想碰觸的「反壟斷」,因台積電在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市占率幾乎高達99%,川普政府可用獨占名義,拿台積電開刀。
熟悉地緣政治的半導體專家表示,川普做的事都為逼台灣上談判桌,台積某程度上是沒輒的,因主要市場在美國,也不能和美方撕破臉。但他認為,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不會讓美方予取予求,勢必會對川普「曉以大義」,說服重點可放在台積會幫美國一起擘畫未來,看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的例子就可以知道,「川普是聽得進去的,只要你符合他的目標」。
專家指出,台積有兩件事同時放在天平上衡量:投資美國、對股東負責,川普則是生意人,他不會讓企業虧錢,但美國利益要擺在前面,這兩人會逐步談出共識。
新名字 可望接美國防訂單
外界擔心台積電短期內不會變成美積電,但長期真能高枕無憂嗎?專家說,若以移民比喻,台積電在台灣土生土長,是第一代,美國總統拜登時期,台積電至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設1、2、3廠,有如移民第二代,承襲台灣勤奮努力特質,和台灣血肉相連;再來要投資1千億美元設4、5、6廠,好比移民第三代,可能成了土生土長美國人,這些廠可能變成大家擔心的美積電。但美方也會給台積電第三代更多好處,例如能接美國防部的訂單。
專家表示,川普深知不能逼台積犧牲股東利益,台積若願擴大在美投資,且把最先進製程及領先全球的AI晶片都在美國生產,將可符合川普期待。台積甚至可把承接美國國安晶片部分,由名字改為「美積電」的公司生產,甚至讓英特爾、輝達入股也未嘗不可。總之,川普未來施予台積電的壓力不會小,但不是要消滅台積電,台積電仍可透過溝通,展現與美國是深度合作關係,兼顧多方利益,持續強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