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天吹冷氣+3支電扇狂吹 電費僅198元…她曝省電撇步引熱議

男花40萬「陰莖增大術」竟喪命 執刀醫師丁斌煌移送北檢

僵局未解…央行未鬆綁房市管制 專家:預售市場恐重回冷風暴

陳國樑/行政院修財劃? 更像是政治鬥爭

新版財劃法之中,各市縣(直轄市及一般縣市)分配比例計算公式的疏漏,猶如一個使力的「支點」。行政院長卓榮泰拿著無法分配的三四五億元統籌分配稅款做為「槓桿」,試圖推翻在野黨推動修法的成果,並藉此「洗白」行政院在修法過程中的怠慢與不作為。這一切,應該受到公共的審視與判斷。

回顧過去,財劃法僅規範中央應統籌分配給地方政府的款項,並未明確規定地方之間的分配方式;法律雖訂有原則性規範,例如分配給一直轄市的款項,應考量其營利事業之營業額、財政能力等因素,但具體分配辦法仍是由財政部訂定後報行政院核定。換言之,舊版財劃法劃定了應給地方政府的「餅」有多大,卻未敘明如何切分這塊「餅」。

新版財劃法收回了中央對「餅」的分配權,直接將「分餅」規定寫入了法條。但偏偏正是這項重大的變革,條文的設計出現漏洞,造成部分款項無法順利分配的窘境。

新版法律將普通統籌稅款劃分為幾個部分,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分配給本島十九市縣,另有一部分則專門留給離島三縣;因此根據各項指標(如營業額、土地面積等)計算各地方政府應得之分配比例時,本當對於本島十九市縣與離島三縣採用不同的分母進行計算。對於本島各市縣,應以本島十九市縣指標數據的總和為分母來算;而對於離島各縣,則應以離島三縣指標數據的總和為分母來算。

然而,新版財劃法在法條文字上,卻將所有直轄市與縣市的數據總和當作統一分母,導致無論本島十九市縣還是離島三縣的款項,都無法完全分配。簡言之,這就像應該兩人分餅,但在計算各自可得的份額時,卻是以三人分餅來算,結果當然無法把餅分完。

那麼,問題應如何解決?暫且不論此漏洞對財政秩序、地方施政與民生的衝擊;單就法理而言,怎能執意推行一個明顯錯誤的制度?錯誤既已昭然若揭,卻仍要硬著頭皮「實踐錯誤」,這不僅荒謬,更是對公共治理的莫大諷刺。

雖然是明顯的立法疏漏,且行政機關並無自行修改法律條文的權限;但當法條出現顯而易見的錯誤(例如文字誤植或措辭不當),在修正完成前,行政機關仍應秉持維護法律體系一致性的原則,回歸立法本意進行解釋。就此,行政院大可改以正確的分母計算各地方政府的統籌稅款分配,並以暫時性命令或規定加以確認,以作地方政府預算編籌與審查之依據;同時與立法機關合作,盡速完成錯誤條文的修正。

但據觀察,行政院似乎並不打算採取任何暫時性措施。行政院一邊大肆指控藍白兩黨「強推惡法」,另一邊則試圖徹底推翻在野黨主導的修法成果。拿上談判桌的協商議題,除上述分母錯誤的導正外,竟還牽扯城鄉差距、事權移轉以及補助辦法的調整,儼然是要將新版財劃法「砍掉重練」,欲除之而後快。

若果真如此,財劃法的修正將回到原點;本屆立委就任以來,在野聯盟三、四個會期在財劃修法上的努力,恐全部付諸流水。

試問,由在野黨主導的立法院,怎能容許行政院的如意算盤得逞?一場政治惡鬥的完美風暴,張力已經拉滿。行政院的「起手式」,與其說是解決目前制度的問題,更像是在法案覆議失敗、釋憲受阻後,祭出的政治鬥爭手段。

(作者為政大財政學系教授兼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延伸閱讀

行政院「好孕政策」發十萬生育補助 民團指難催生:只能減少相對剝奪感

一生都在屋頂上 傅明光86歲辭世首位拿下行政院文化獎的傳統匠師

財劃法爭議…賴清德要地方承擔更多責任 侯友宜:中央應把權責分清楚

賴清德談新版財劃法「地方扛很多責任」 侯友宜提:希望事權分清楚

相關新聞

陳國樑/行政院修財劃? 更像是政治鬥爭

新版財劃法之中,各市縣(直轄市及一般縣市)分配比例計算公式的疏漏,猶如一個使力的「支點」。行政院長卓榮泰拿著無法分配的三...

黃耀輝/財劃法修公式即可 綠別耍賴使詐

新財劃法的統分稅款,出現分配公式的小瑕疵,修法就可解決。但賴總統卻說在野黨手拿屠刀,鑄下大錯;行政院長卓榮泰唱雙簧,說屠...

劉大年/詭譎多變的美中經貿談判

自從川普四月初實施「對等關稅」之後,世界各國明知關稅絕非對等、更不公平;但在美國的實力及壓力下,還是必須與美國進行雙邊談...

黃齊元/面臨完美風暴 台灣關鍵時刻

近期全球情勢詭譎多變,從政治到經濟、國際到國內。對台灣而言,雖然大罷免已結束,但政府仍無法步入正軌,原因是內閣剛改組,而...

徐遵慈/對美談判沒有贏家 台灣須向前看

美國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已在八月七日實施。多數歷經與美國關稅談判長達四個月的國家,快速走出「川普震撼」,提出對應國際新...

詹文男/當AI來作媒:從親友到伺服器

好友老張最近收到朋友圈發來的一段影片,內容分析一九三○年至二○二四年,人們「如何遇見另一半」管道的變遷,令人大為吃驚。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