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就是爛?拿00878與00713對比0050…雨果:近五年走勢有明顯交替

「高股息ETF正在走下坡嗎?」
最近很多文章、影片都在擔心高股息ETF表現不如市值型ETF,配息越來越糟,甚至有人直接下結論說高股息就是「爛」。但如果冷靜下來觀察,你會發現不管是市值型還是高股息型,都不可能永遠只漲不跌。市場是循環的,資金也會不斷在不同族群之間輪動,這才是投資的真實樣貌。
市值型ETF像0050,持股多是大型權值股,因此當台積電等龍頭公司上漲時,整體表現自然亮眼。高股息ETF如00878,選股邏輯是以殖利率與穩定配息為主,因此成分股中包含較多中小型公司。今年受到關稅與國際貿易摩擦影響,中小企業承壓較大,股價回升速度也就比較慢。
資金的輪動非常關鍵。當市場景氣好或外資大筆匯入,資金很容易集中在權值股,市值型ETF表現就會明顯勝出。而在景氣不明朗或市場震盪時,資金容易回流到高股息與防禦型產業,高股息ETF就會顯得相對抗跌。這些現象並不是哪一方「好」或「壞」,而是週期使然。
回顧近五年,0050與00878的走勢有明顯交替。2022年前,兩者表現差距不大,0050略勝。2022年升息衝擊大盤,0050跌幅明顯,反觀00878跌得比較少。2023年AI題材爆發,擁有幾檔AI產業主題相關的高股息表現大勝市值型,成為投資人的最愛。
到了2024年,權值股狂飆,市值型ETF的報酬率大幅領先。2025年以來,市值型在第二季快速創高,而高股息則持續低迷,這正是週期差異最好的寫照。
另一檔00713,走勢其實和00878非常接近。它同樣以高息和低波動為選股依據,因此在2023年漲得不錯,2024年轉為平穩,2025年表現也受到同樣的壓力。這再次顯示,高股息ETF之間的波動趨勢大致相似,並非只有00878這檔高股息ETF表現不好。
再來談配息問題。很多人會抱怨高股息ETF配息變少,覺得「不是應該高股息嗎,怎麼越配越少」。其實ETF的配息不只來自成分股股利,還包括已實現的資本利得。當市場停滯或下跌,ETF少了資本利得,自然就沒有額外的錢可配,配息降低完全合理。這並不是基金公司亂搞,而是市場環境使然。
市值型與高股息各自有功能。市值型讓你參與權值股與整體市場的成長,高股息則提供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兩者搭配,能在不同週期中互補。若只追求一種,很容易在某段時間被市場打臉。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有人的做法是七成買市值型,三成買高股息,每年定期檢視並再平衡資金。2023年他看到高股息表現驚人,雖然心裡癢,但仍守紀律不追高。2024年市值型大漲,他的整體資產表現跟著水漲船高。
到了2025年初回檔,他反而趁機把漲多的市值型部分移一些回到高股息。今年的高股息看起來也是表現落後市值型ETF,2026年可能會在執行一次資金再平衡,將部分市值型的ETF的資金挪來買高股息ETF。靠著這樣的機械式操作,他不用預測市場,也不用因短期輸贏焦慮。
高股息近期表現不佳,不代表未來也會持續落後。市值型近期大漲,也不是保證永遠領先。投資的核心不是短期比較誰輸誰贏,而是長期是否能達到目標。只要投資人清楚自己的需求,知道ETF在資產配置中的角色,週期的漲跌就不再那麼可怕。
最後要提醒,市場永遠會有雜音。有人說高股息爛,也有人說市值型風險大。其實這些有時都只是片面角度。真正該關注的,是自己能不能在市場波動中穩定持有,並且透過配置來分散風險。
市場資金輪動是常態,不需要因此而大幅改變持股,跟風追隨近期表現較好的標的。固定一套自己認同的投資邏輯與資產配置,並且長期執行,投資才會越走越長遠。
◎本文內容已獲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